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九)(7 / 7)

整个人都轻盈了起来。

但是呢,好事多磨,这“终之气”虽好,过头了也容易出问题。阳气太盛,就容易引发一些“温病”、“厉病”,就像是大自然给你点了个“小火锅”,火候没掌握好,一不小心就上火了。这时候,咱们就得悠着点,用点中医的智慧来调理身体了。

假如你真的“上火”了,别急,咱们有个古方叫做“清火汤”。首先,你得准备黄芩15克(就像给身体降降温的冰块),黄连10克(这可是去火的小能手),再加上知母12克(它就像是身体的灭火器),生甘草6克(用来调和药性,就像给这锅汤加点甜味,让身体更愿意接受)。把这些药材放到砂锅里,加上适量的水,小火慢炖,炖到水剩下一半左右,滤掉药渣,剩下的汤水就是你的“清火神器”了。

说到脉象,这时候的脉象啊,就像是大自然的河流,因为阳气旺盛,所以脉象往往偏于洪大、滑数。洪大呢,就像是河流在汛期,水量充沛,波涛汹涌;滑数呢,就像是水流速度快,摸起来滑溜溜的。这时候,中医大夫就会一边摸脉,一边心里嘀咕:“嗯,这脉象,看来是个‘热情如火’的人啊!”

不过呢,咱们也别被这“终之气”的阳气吓着,毕竟,阴阳平衡才是中医的精髓。阳气太盛,咱们就找找阴性的方法来平衡一下,比如多吃点滋阴的食物,像百合、银耳这些,就像是给身体喝点“凉茶”,降降温。或者,你也可以学学古人,来个“冬病夏治”,利用这旺盛的阳气,调理一下那些冬天容易犯的毛病,比如关节炎啊,哮喘啊,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再聊聊穴位吧,我可以给你推荐几个“降火穴”。比如合谷穴,它就在你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那个“虎口”位置,按一按,就像是给身体开了个“排气扇”,把多余的热量排出去。还有太冲穴,在脚背上,按揉一下,就像是给身体按了个“重启键”,让一切重新恢复平衡。

这“终之气”就像是大自然的一场盛宴,咱们既要享受它的美好,也要学会应对它可能带来的小插曲。毕竟,生活嘛,不就是一场场的冒险和挑战吗?咱们中医啊,就像是那个智慧的向导,带着咱们在健康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欢笑。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