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炮,还是九斤的子母炮和偏厢战车的火炮为主,眼下阶段完全够用。
“就是守城,这些个重炮,咱大明将士们也不爱用,因为一发就是十三斤,一把平夷铳为四钱火药,一把鸟铳为二钱火药,这种重炮一发就够平夷铳打五百二十发,就有效杀伤而言,平夷铳更厉害些。”朱翊钧的军事天赋并不高,张居正和皇帝差不了多少。
三百人的流寇,一千把鸟铳齐射,足够杀光了,但用重炮,足足打了十二炮。
发明出了威力惊人的火炮,却被前线的将士们弃之不用,李成梁更是直言不讳,这十三斤火炮的铜铁,能造五千支的鸟铳,两千五百支的平夷铳,如果让李成梁选,李成梁宁愿不要四门十三斤火炮,选择两万支鸟铳。
“宁远侯和戚帅显然是对的,重炮,船舰,非常喜欢。”张居正也是兴致勃勃的说起了五桅过洋船搭配重型火炮的应用,张元勋在马六甲海峡压着红毛番炸,就是用的重炮。
“这东西好是好,就是太贵了,贵不是它的缺点,是朕的缺点啊。”朱翊钧露出了独属于财迷的心疼表情,是真的贵。
这一门十三斤火炮受制于材料,一门就得三千多两银子,而一门九斤火炮,只需要三百二十八两银子,炮贵,火药也贵。
即便是阔绰如大明皇帝,在用这些东西之时,也是极为心疼。
皇家格物院的成果很多。
比如那个计算火炮落点的公式,在战场上,是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打算盘的,所以出现了一种计算卡,只需要输入几种常量,就可以计算出火炮的大概落点,这是函数的运用,同样,想当一个优秀的炮兵,算学学的不好,是万万不行的。
为了让大明炮兵打好炮,京营的军兵都要上学,隶属于讲武学堂。
光学仪器上,也有了发展,大明有了自己的近视眼镜和老花镜,这两种镜片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透明玻璃的技术因为广泛的需求,发展极为迅速,大明已经能够打造六十倍的千里镜了。
“先生,朕有一事,犹豫了很久。”朱翊钧面色凝重的说道。
“陛下,有何忧虑?”张居正疑惑的问道。
朱翊钧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张居正立刻犯了难,陛下想恢复一下祖宗成法,就是朱元璋当年搞的社学,或者说是普及基础教育。
这是杀死势要豪右把持权力最根本的办法,非常好,但最大的问题是,没钱。
“陛下,要不咱们还是聊聊开海吧。”张居正思索再三,还是决定绕开这个话题。
大明的社会财富完全不足以支撑社学的展开,张居正当然想过,让大明每个孩子有学上,但也就是做梦想想罢了。
“水师扩军,应在三万之数,增加至九万。”张居正选择了另外一个花钱的事儿。
和教育一比,水师才几个钱?
基础教育比水师还贵。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