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谢再义:等四川之乱平定,还不是任由朝廷拿捏?(3 / 5)

廷,到时候去见见母后,以后代我…孝顺母后吧。”

陈炜道:“兄长,我们先前因为逼宫之事已经被废为庶人,现在又在蜀中…只怕那贾珩小儿不会容我们!”

陈然盯着陈炜,说道:“我会书写几封信,给母后还有咸宁以及……贾子钰,保全六弟。”

陈炜沉声道:“兄长,你我兄弟,同生共死!”

陈然摇了摇头,说道:“我膝下无子,为大汉社稷奔走,纵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但六弟不同,六弟以后还请戒骄戒躁,等待时机,我看那贾子钰早晚会行代汉之举,那时候总有忠臣义士奋发于内,辅佐八弟讨逆,六弟来日总有匡扶社稷之时。”

陈炜闻言,只觉鼻头一酸,心头悲怆,道:“兄长。”

陈然近前,拍了拍陈炜的肩头,道:“将来的大汉要靠六弟和八弟了。”

大汉立国百年,绝不能让外姓所篡!

就在兄弟两人叙话之时,亲卫在外间道:“殿下,高都帅相请,说是有要事相商。”

陈然目光温和地看向陈炜,说道:“莫作此小儿女之态,一同过去议事。”

说话之间,魏梁两藩出了所在军帐,前往高铖所在的军帐,此刻,陈渊也等候在军帐之中,脸色同样不好看。

高铖道:“魏王,梁王,来了。”

因为局势危急,也没有往日的热情寒暄。

陈然点了点头,道:“高兄。”

高铖开门见山说道:“魏王刚才也听到了,关城之中的局势不太妙,将士得知成都府城被攻破之后,军心大乱。”

陈然颔首道:“高都帅有何良策?”

高铖面色凝重,说道:“这几天,我们轮流派兵巡查城防,谨防奸细里应外合,向朝廷输诚。”

陈然点了点头,语气坚定说道:“高都帅放心,如今局势危急,一切以大局为重。”

陈渊同样重重点了点头。

高铖鼓动着士气道:“三弟已经率兵奔赴成都府,要不了多久,就会夺回成都府,我们还有四万余大军,凭借雄关,定能挡住朝廷进兵蜀中。”

但在场之人,响应寥寥,更多是心情沉重。

……

……

关城之外的谢再义同样敏锐察觉到关城之内的乱局,第二日,在天刚蒙蒙亮时,就召集一众将校议事,准备再次攻打剑门关关城。

谢再义对一众将校道:“蜀军将校人心浮动,在关城内生乱,正是我部进兵的机会,今日诸军当争作先登,一鼓作气,拿下关城。”

在场诸将闻听此言,纷纷抱拳称是。

京营将校士卒手持攻城器械,在隆隆炮火声中,就向着关城攻打,相比前些时日蜀军的抵抗强度,京营将校这次遭遇的抵抗力度就要薄弱许多。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甚至,京营将校士卒一度数次登上关城,试图扩大战果,如果不是陈渊率领白莲教众紧急赶到,几乎让京营攻下关城。

等到傍晚时分,京营将校士卒在关城之下丢下不少尸体和军械,然后如潮水一般退去。

傍晚时分,晚霞满天,在秋日映照下,密布断裂刀枪和冒着硝烟的旗帜的战场,萧瑟破败。

谢再义返回中军大帐,召集诸将议事。

“辽国公,今日攻城情况来看,蜀军快要撑不住了,如是再来两三天这样的攻城,剑门关定然会被攻破。”这会儿,一个中年将校开口道。

谢再义粗眉之下,目中可见冷厉之芒闪烁,说道:“蜀军是撑不住了,明日,诸部兵马猛攻关城,劝人招降蜀军兵将,凡是及时反正,朝廷不会怪罪分毫,能够曲高家兄弟首级者,朝廷赏黄金万两,官升三级!”

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