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默默念了一遍,心中却泛起无尽的困惑。
中庸之道?
何解?
萧宁毕竟是穿越者。
在他的记忆深处,存留着另一个世界的文化与智慧。
在那个世界中,有着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而“中庸之道”,便是其中的重要理念。
所谓中庸,不是平庸,不是妥协,而是将世间万物的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不及,追求一种最高的平衡与和谐。
这种思想,在神川大陆上从未出现过。
这里没有儒家,也没有中庸,更没有以“度”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因此,当这四个字跃然纸上时,无论是洛青霜、白霁雪,还是所有观众,都陷入了短暂的茫然与震撼。
白霁雪缓缓抬起头,看向台上的萧宁,声音微微颤抖:“中庸之道……公子,可否解答,这四字何意?”
萧宁的目光穿过面具,透着一抹从容的笑意。
在这一片喧哗中,萧宁依旧伫立如松,目光沉静,仿佛早已预料到众人的反应。
这一刻,胭脂湖畔的秋风似乎更加轻柔,月光也显得格外明亮。
观众的讨论声逐渐扩散,如潮水般席卷整个湖畔。
而在圆台之上,洛青霜的神情却渐渐变得凝重而深邃。
她没有开口,目光深深地凝视着台上的萧宁,仿佛要透过那抹青衣与面具,看清楚这个男人的真正面目。
而萧宁,只是从容地站着,静静等待着她的回应。
夜幕沉沉,胭脂湖畔的月色愈发深邃,如流水般洒落在湖面,映照出一片静谧的银辉。
秋风轻拂,湖水泛起粼粼波光,柳枝在风中微微摇摆,如同一曲无声的琴音,低诉着夜的诗意。
远处的灯火明灭不定,映衬得这片天地更加梦幻而迷离。
然而,此刻的湖畔并未因这静谧的夜色而安宁。
观众席间的议论声依旧此起彼伏,伴随着压抑的兴奋与满满的好奇。
目光的焦点依然停留在圆台中央,那抹青衣身影如孤峰般卓立,面具下的神秘与笃定让人心生敬畏。
洛青霜站在书案旁,目光微微一凝,落在萧宁的身上,冷静而深邃。
她没有急于发问,而是低头看着白霁雪呈上的答卷,那上面仅有的四个字——中庸之道,正以遒劲的字体占据了整张答卷的中央。
四个字,简洁,却如同天地间的一声惊雷,直接震动了她的心神。
洛青霜的眉头微微蹙起,目光如水般幽深,似在品味这短短四字中的深意。
“中庸之道……”她轻声念出,声音不大,却传遍了周围。
而此刻,白霁雪站在一旁,目光复杂地看着自己的师尊。
师尊向来以冷静自持着称,可此刻,她那一贯波澜不惊的眼神中,竟透出几分震撼与思索。
显然,这四字也让她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力量。
白霁雪心中微微一叹:“师尊果然被他惊到了。这‘中庸之道’,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哲理?”
但白霁雪的目光很快被另一件事吸引——萧宁的字。
那四个字写得极为大气,字形端庄而不失灵动,结构精妙,笔势如龙,隐隐透着一种磅礴的气韵。
“这字……”白霁雪忍不住低声惊叹。
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古籍中描述的“龙腾凤舞”四个字,只有最顶级的书法大家,才能写出如此气魄之字。
他深吸了一口气,转头看向师尊:“师尊,这字……”
洛青霜的目光也停留在那四字上,越看越觉得惊讶。
她是书法大家,对于笔法的讲究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