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散发着希望的光芒。
汪小海把稿子交给印刷厂的刘师傅,刘师傅接过稿子,习惯性地扫了一眼标题,然后……
他的目光就再也移不开了。
刘师傅,平时沉默寡言得像个闷葫芦,此刻却像被雷劈了一样,一动不动地杵在那里,手里的稿纸微微颤抖。
他一字一句地读着,浑浊的眼中渐渐闪烁起光芒,仿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读完最后一字,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他一把抓住汪小海的手,激动地说:“小汪,这篇文章……好!太好了!”
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把汪小海吓了一跳,差点以为老刘中邪了。
刘师傅二话不说,立马召集印刷厂的兄弟们,连夜加班加点,调整排版、校对文字,力求让这篇文章以最佳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
平时懒散的工人们,此刻也像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小声议论着文章的内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第二天一大早,新鲜出炉的报纸就摆上了街头报摊。
王摊主看着报纸上醒目的标题《未来之路》,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这篇文章的风格和以往大不一样,他担心读者不买账。
然而,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报纸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场面堪比双十一秒杀,王摊主数钱数到手抽筋,脸上的笑容比菊花还灿烂。
第一天,销量破万!
第二天,继续破万!
第三天,依旧破万!
这销量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噌噌噌地往上涨,直接把其他报社甩出了十万八千里。
陈记者看着自家报纸惨淡的销量,欲哭无泪,只能仰天长叹:“汪小海,你真是个怪物啊!”
捷报频传,张总编乐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汪小海是报社的“摇钱树”、“财神爷”。
汪小海看着这一切,心中却异常平静。
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他走到窗边,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喃喃自语道:“好戏,才刚刚开始……”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汪小海的思绪。
他打开门,只见报童小六子满头大汗地站在门外,手里攥着一叠报纸,气喘吁吁地说:“海哥,海哥!不得了啦!咱的报纸卖疯啦!加印的都卖光了!印刷厂那边都炸锅啦!”
汪小海挑了挑眉,这情况虽然在他的预料之中,但这速度还是有点超乎想象啊!
看来,这篇文章是真的火了!
接下来的几天,《未来之路》彻底引爆了舆论。
大街小巷,茶馆酒肆,人人都在谈论这篇文章。
就连那些平时只看八卦小报的太太小姐们,也开始对国家大事产生了兴趣,聚在一起讨论“未来之路”到底在哪儿。
这篇文章不仅在普通民众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就连一些社会名流也开始关注这篇文章背后的报社。
一些学者撰文分析文章的思想深度,一些商界大佬公开表示对文章的赞赏,甚至连政府官员也开始注意到这股舆论的力量。
汪小海彻底火了,他成了报业的标志性人物,走到哪儿都有人喊他“汪先生”、“汪大师”,甚至还有人偷偷给他塞情书,搞得他哭笑不得。
报社的声誉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告商们挤破头都想在报纸上露个脸,张总编每天都笑得像朵盛开的菊花,脸上的褶子都能夹死蚊子了。
站在报业的巅峰,汪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