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险阻,只要大家携手同心,定能共克时艰,闯过难关!”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欢声笑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荡,对林羽和苏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
然而,这短暂的安宁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北方的游牧民族得知明朝在科技上突飞猛进,担心自身势力受到威胁,便联合起来,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兵分多路,气势汹汹地向明朝边境发动大规模进攻。
边境告急的战报如雪片般飞至京城,八百里加急的信使快马加鞭,马蹄声在街道上回响。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大臣们神色慌张,有的急得来回踱步,嘴里还不停地念叨:
“此可如何是好,敌军来势汹汹啊!”
有的则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对策。
皇宫大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皇帝朱厚熜身着龙袍,神色冷峻,端坐在巍峨的龙椅之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的目光如利刃般扫过殿下神色慌张的群臣,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边境战事紧急,游牧民族数十万大军压境,诸位爱卿可有退敌良策?”
大殿内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拱手说道:
“陛下,依老臣之见,可先派使者与敌军谈判,拖延时间,再调遣附近守军前往增援。”
朱厚熜闻言,脸色愈发阴沉,冷哼一声:
“哼,敌军来势汹汹,岂会轻易与吾谈判?拖延时间又有何用?待援军赶到,边境百姓不知要遭受多少苦难!”
这时,一位年轻的武将站出来,大声道:
“陛下,末将愿率领精锐部队,主动出击,与敌军决一死战!”
朱厚熜微微皱眉,目光看向武将,质问道:
“敌军兵力数倍于吾等,贸然出击,岂不是以卵击石?汝可有必胜之把握?”
武将一时语塞,只得低头不语。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僵局,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再敢轻易发言……
林羽深知此次游牧民族来势汹汹,若仅靠传统的军事防御手段,难以抵挡。他向前一步,挺直脊梁,朗声道:
“陛下,臣以为可利用科技的量,研发新型武器,加强边境防御。”
朱厚熜听后,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
“林爱卿所言,可有十足把握?”
林羽毫不犹豫地回答:
“陛下,臣虽不敢保证万无一失,但科技之力,定能为吾大明增添胜算。”
朱厚熜又沉吟片刻,最终大手一挥:
“善,朕便采纳汝之建议,任命汝为军事科技总负责人,全权负责新型武器研发和部署,切不可让朕失望!”
林羽和苏瑶与一众工匠、学者们日夜奋战在军工厂里。
苏瑶手持图纸,与工匠们仔细讨论:
“此弩箭扳机设计,还需再精巧些,方能提高射速。”
工匠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军工厂内,火光映红了众人的脸庞,熔炉里铁水翻滚,散出的热浪扑面而来,锻造声震耳欲聋。
林羽站在堆满古代军事典籍的桌案前,眉头紧蹙,双眼紧紧盯着书页,不时在纸上奋笔疾书。
苏瑶抱着一叠图纸匆匆走来,神色焦急:
“此火炮射程和精准度,试了好多回,还是差强人意,工匠们都没了主意。”
林羽抬起头,目光炯炯,指着典籍上一处说道:“瞧这儿,古人用特殊膛线让箭矢更稳,吾等把此原理用在炮筒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