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

第262章 京城护艺(2 / 10)

> 林羽将信的内容缓缓告知苏瑶,随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缓缓说道:
“此文化盛会,意义非凡,于国于民,皆为美事。然……昔日遭人陷害入狱之事,恰似一道深痕伤疤,迄今仍历历在目,吾心忧之,恐此事背后,或藏波折。”
苏瑶轻轻握住林羽的手,她的手掌柔软却坚定,仿佛传递着无尽的力量。她看着林羽的眼睛,安慰道:
“然此亦为吾大明文化增砖添瓦之绝佳契机。君素日心心念念者,皆为推动文化之兴。今有如此广阔之平台现于眼前,岂容轻易错过?妾身愿伴君同行,无论前路遇何艰难险阻,吾二人皆携手共对。”
林羽看着苏瑶那坚定而温柔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他微微点头,说道:
“好,那吾等便一同进京。”
几日后,晨曦初露,林羽与苏瑶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漫漫路途。
他们一路晓行夜宿,穿越了青山绿水,路过了无数村镇。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京城那高大巍峨的城墙映入眼帘。
他们顺着官道缓缓前行,从广宁门踏入京城。
此时的京城,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他们眼前徐徐展开。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棋盘街、崇文门大街、宣武门大街等主要街道上,都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灯笼。
这些灯笼造型各异,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圆形宫灯,绘着花鸟鱼虫的八角花灯,还有灵动俏皮的玉兔灯。
微风吹过,灯笼随风摇曳,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轻声诉说着这座古老城市的繁华过往。
街头巷尾处处都洋溢着筹备盛会的喜庆氛围。
街边的店铺忙着赶制各种与盛会相关的物件,绣坊里女工们飞针走线,赶制着精美的戏服;纸扎店里师傅们精心雕琢,制作着各种表演道具。
行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穿梭,手中挥舞着彩色的小旗。
林羽按照信中的指示,带着苏瑶沿着棋盘街向东,拐入一条幽静的胡同,来到了礼部尚书府。
府门高大雄伟,朱红色的大门厚重庄严,门上的金色门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镶嵌在门上的颗颗明珠。
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蹲踞两侧,张着大口,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府邸的威严,也守护着府中承载的文化重任。
林羽与苏瑶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迈步向前……
王启年,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者,身形微微发福,却精神矍铄,浑身透着一股历经岁月沉淀的沉稳之气。
他面容和蔼,那一道道皱纹仿佛是岁月镌刻的勋章,每一道都诉说着人生的故事。
眼神中,睿智与威严交织,让人望之便心生敬意。
见林羽踏入厅堂,王启年立刻起身,脚步轻快地迎上前去,脸上瞬间堆满了热情洋溢的笑容,仿佛春日暖阳般温暖。他双手抱拳,高高举起,大声说道:
“林先生,可把汝盼来了!老夫日日夜夜都在翘首以盼呐!此次盛会,关乎吾朝文化兴衰,意义非凡,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多多建言献策啊!”
林羽赶忙谦逊地拱手行礼,身子微微前倾,恭敬地说道:
“王大人过奖矣,林羽不过是一介书生,平日里也只是喜好舞文弄墨罢了。今能为盛会尽一份绵薄之力,实乃荣幸之至。大人如此信任,林羽定当全力以赴。”
一番热情洋溢的寒暄过后,王启年轻轻挽起林羽的手臂:
“林先生,此处不是详谈之地,去书房细聊。”
说罢,便带着林羽来到书房。
书房布置得古朴典雅,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一股淡淡的墨香弥漫在空气中。
二人在书桌旁落座,王启年微微皱眉,脸上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