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

第255章 出使化干戈(5 / 7)

一味求和,只会让大元威严扫地。吾等应趁现在士气正盛,一举消灭蒙古部落,让彼等永远不敢再犯。”
朝堂上再次陷入激烈争论,支持王严的大臣们纷纷附和,叫嚷着出兵;支持林羽的大臣们则据理力争,强调和平的重要性。
林羽看着眼前混乱的局面,心中暗自叹息:
“要实现真正的和平,不仅要应对外部威胁,还要解决内部分歧。”
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
在接下来那些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日子里,林羽仿佛不知疲倦的陀螺,全身心地投入到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大业之中。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薄雾,林羽便已身着素袍,匆匆赶到边境防御的筹备现场。
工地上,人声鼎沸,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林羽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眼神坚定而专注。他亲自指挥着壮硕的工匠们搬运巨大的石块。
那些石块仿若小山般沉重,工匠们青筋暴起,齐声喊着号子,一步一步艰难却又坚定地朝着堡垒的地基走去。
林羽大声喊道:
“兄弟们,此堡垒是吾等边境坚固屏障,关系着万千百姓之安危,大家再加把劲!”
工匠们听闻,回应的号子声愈发响亮,仿佛要冲破云霄。
不远处,士兵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在教官的严格督促下,整齐划一地进行着刺杀动作。
林羽快步走到训练场,高声说道:
“将士们,吾等肩负着保卫国家之重任,只有平时训练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大家务必苦练本领,让敌人闻风丧胆!”
士兵们齐声高呼:“保家卫国!保家卫国!”那声音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
与此同时,林羽精心挑选了几位能言善辩、见识不凡的使者,亲自为他们践行。
在大都城的城门口,林羽神色庄重地对使者们说:
“此次前往蒙古部落,责任重大。尔等要竭尽全力巩固和平协议,推动双方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
记住,尔等代表着大元之形象,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使者们纷纷抱拳,坚定地回应:
“大人放心,吾等定不辱使命!”
而在朝堂之上,保守派大臣们依旧时不时地提出反对意见,试图动摇林羽的决策。
王严皱着眉头,满脸不满:
“林大人,蒙古部落向来狡诈,您如此轻信彼等,只怕日后会吃大亏。吾等还是应该尽早出兵,以绝后患。”
林羽耐心地解释道:
“王大人,和平来之不易,如今边境局势刚刚稳定,百姓渴望安宁,吾等不能轻易挑起战端。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与信任,才是长久之计。”
其他保守派大臣也你一言我一语地反驳,但林羽始终面带微笑,不卑不亢地与他们周旋,用清晰的思路和真诚的态度说服他们。
随着时间缓缓推移,仿佛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边境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草原上,贸易集市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热闹非凡。
大元的丝绸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那细腻的质感引得蒙古百姓纷纷驻足,爱不释手;茶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让蒙古人沉醉其中;精美的瓷器更是巧夺天工,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而蒙古的马匹,身姿矫健,鬃毛随风飘动,在大元市场上成为抢手货;柔软保暖的皮毛,也深受大元百姓喜爱。
在文化交流方面,大元的工匠们带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冶铁、纺织等,来到草原。
他们耐心地向蒙古族人传授技艺,手把手地教导他们如何打造更锋利的工具,如何织出更精美的布匹。
与此同时,蒙古的艺术和音乐也在大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街头巷尾,时常能听到悠扬的马头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