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

第227章 智解蒲门三忧(3 / 6)

脉,将联外地之商会与权贵,荐吾之特色产品,邀其来购或合作营之。诸位意下如何?”

商户们听了林羽的话,先是一愣,继而议论纷纷。

有些商户面露犹豫之色,一位年长的商户站出来:

“大人,您此念固善,然包装与宣传,恐费银两不少矣。且吾等亦不知外者究竟会否喜吾等此诸物啊。”

林羽微笑着说道:

“诸位乡亲,吾知尔等之顾虑。然吾等不可坐而待毙也。前期之投入虽有,然但使吾等之品牌得以传扬,日后之收益必不可量也。

吾举一例,邻之青岩镇,往昔亦与吾等一般贫匮,然其借挖掘与推扬己之特色茶叶,今已成遐迩闻名之富镇,百姓之生活皆获大善。吾蒲门所城有诸多好物,唯吾等齐心,则必可成也”。

商户们听了林羽的话,起初皆面露犹疑之色,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但随着林羽的一番慷慨陈词,他们的目光渐渐变得坚定,最终被说服,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尝试。

与此同时,林羽深知,要想让蒲门所城真正繁荣起来,光靠商业还不够,还必须加强海防力量。

一日,林羽身着一袭素袍,在城墙上巡视城防。

城墙上,旌旗猎猎作响,海风呼呼吹拂。

林羽眉头紧锁,目光严肃地审视着。

他注意到所城的卫所士兵们虽然作战勇猛,但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却陈旧落后,许多战船也因年久失修,船身布满了腐朽的痕迹,难以出海作战。

他再次召集了所城的地方官吏、卫所将领以及当地的乡绅富户,于城中一处宽敞的大厅中商讨对策。

厅内,烛光摇曳,气氛凝重。

会上,一位官吏忧心忡忡地说道:

“大人,今之形势,吾等是否当向朝廷申请更多之费用与物资支持?否则此海防何以加强乎?”

林羽摇了摇头,神色凝重:

“诸位,吾亦知向朝廷申请援助乃一策,然今朝廷正值内忧外患之时,北方边境战事频仍,南方诸地亦时逢灾荒,朝廷实难以拨出诸多资源以援吾蒲门所城也。吾等必须倚己谋法。”

众人听了,不禁面露失望之色,纷纷低头叹气。

一位乡绅愁眉苦脸:“如何是好?难道就没有出路了吗?”

卫所将领也是一脸无奈:“如此情形,实难应对啊。”

突然,林羽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想起曾在一本古籍中看到过沿海地区利用盐田发展经济的记载。

林羽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说道:

“诸位莫急,吾想到一个法子!”

众人皆抬头,满怀期待地看向林羽。

林羽接着道:

“蒲门所城周边有着广阔无垠之滩涂地,海水资源丰富,而且日照充足,简直是发展晒盐产业之天然宝地。”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开始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林羽兴奋地站起身来:

“吾等可以利用所城周边的滩涂地来发展晒盐产业。此不仅可以解决经济问题,还能为海防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众人听了,先是一愣,继而露出怀疑的神色。

一位乡绅担忧地说道:

“大人,晒盐可不是一件简单之事情啊,吾等没有经验,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而且盐卖得出去吗?”

林羽耐心地解释:

“诸位,吾知尔等有所顾虑,然此晒盐之理实非繁杂,只要吾等用心而学,必能掌控。

且吾已遣人往周边之城镇与乡村察探盐之市场情状,当下盐之需求甚巨,只要吾等能保盐之质量,销路断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