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

第204章 宋祖秘缘,今时魔劫(3 / 4)

在缓缓流动,仿若活转过来。

苏瑾讶然不已:“此……此是怎么回事?此些符号为何会动?”

林羽沉思片刻:“或许此现象才是此些符号真正秘密所在。苏兄,汝再试试能否解读。”

苏瑾再次施展魔法,与墙壁上符号构建联系。这一次,他面上渐渐绽出惊喜神色:“吾……吾能感知此些符号中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脑海,似在讲述一个古老故事,一个关于山河画卷与大宋命运之故事。”

伴随苏瑾对符号的解读,林羽和李逸风亦逐渐知晓一些惊人秘密。

原来,山河画卷并非寻常画作,实乃上古时代某位大神通者为守护世间和平而创的神器。

画卷中蕴含天地至理与神秘力量,而这股力量与大宋的开国有着隐秘关联。

彼时,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幼主柴宗训继位,主少国疑,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赵匡胤,身为后周禁军统帅,威望日隆,其麾下一众将领皆对他忠心耿耿,而他亦胸怀大志,对这乱世局势有着自己的筹谋与考量。

在那乱世之中,各方势力交错纵横,权谋算计此起彼伏。有远见卓识者,皆在暗中寻觅可倚仗之力量,以图在这风云变幻之际谋得最大利益。

赵匡胤亦不例外,他深知这是一个成就霸业的绝佳时机,然需天时而地利,更需人和与神助。

一日,赵匡胤率军途经一处神秘古祠。祠中香烟袅袅,静谧之中似有神秘力量在暗中牵引。

赵匡胤入内,见一白发老者,老者目光深邃,手持山河画卷,言此画与他有缘,当助他成就非凡大业。

赵匡胤心中一惊,然他久经沙场,沉稳过人,并未显露分毫。他假意推辞,与老者一番交谈,言语间暗中试探,试图摸清老者来意与这画卷的底细。

老者却只是微笑,只言时机一到,一切自会明了,便将画卷赠予赵匡胤,而后飘然而去。

赵匡胤得此画卷,回营后细细端详。只见画中山水看似平常,然仔细观之,却似有龙气隐现,且山水走势竟似与天下大势有着微妙呼应。

他心中暗自思索,这画卷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与力量?

后周显德七年,北汉勾结契丹入寇,边境告急。赵匡胤受命率军出征,大军行至陈桥驿。

是夜,赵匡胤于营帐中假寐,实则心中思潮翻涌,难以入眠。

他深知,此次出征,于他而言,既是危机,亦是转机。若能善加利用,或可一举奠定大业根基;若稍有差池,恐将万劫不复。

此时,营帐外,他的心腹将领们亦未安歇。赵普、赵光义等人聚于一处,低声商议。他们皆深知赵匡胤之抱负,亦明白当下局势。

继续阅读

赵普目光敏锐,沉声道:“如今主上幼弱,吾等为臣子者,自当为江山社稷着想。点检大人威望素着,德才兼备,若能拥其为帝,必可成就一番大业,也可保吾等荣华富贵,免受那幼主与奸臣猜忌之祸。”

众人皆点头称是,然亦有人面露犹豫之色,担忧此举若是失败,将会株连九族。

赵光义见状,站起身来:“诸位兄长,此乃天赐良机,点检大人得那神秘画卷,此乃祥瑞之兆。且吾等随大人征战多年,大人待吾等恩重如山,如今正是吾等报恩之时。只要齐心协力,谋划周全,何惧之有?”

众人经他一番鼓舞,士气大振,遂开始暗中部署。他们先派人在军中散布谣言,言“点检为天子”,以观将士们之反应。

那军中将士,本就对赵匡胤敬仰有加,又值此乱世,人心思变,听闻此谣言,虽有少数人惊愕,但大多人皆心中暗喜,以为若能追随赵匡胤成就帝业,自己亦可得享荣华。

待时机渐趋成熟,赵普等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