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九针十二原篇第一(五)(3 / 4)

“那你说说,这针灸是怎么变魔术的?”
岐伯故作神秘,压低声音说:“针灸啊,其实就是给身体发信号,告诉它哪里不对劲,赶紧调整。三阳经啊,那是负责给身体加油打气的,像太阳一样,能量满满。所以,肚子胀气这种‘打气过头’的情况,咱们就得找三阳经的穴位,给它泄泄火,就像给气球放放气,让它别那么膨胀。”
“至于三阴经嘛,那可是滋养身体的温柔乡,像是细雨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拉肚子这种‘营养流失’的问题,就得靠三阴经来补补身子,固本培元,就像是给漏水的船打补丁,让它别再漏水了。”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笑道:“岐伯,你这解释,比吃红烧肉还过瘾!不过,我还是有点好奇,那些说老病治不好的人,到底是咋回事?”
岐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唉,那都是因为没找到对的方法啊。你想想,治病就像是找宝藏,得知道藏宝图在哪儿,还得有把趁手的铲子。有些医生啊,可能还没找到那张藏宝图,或者铲子不够锋利,自然就觉得治不好了。但咱们中医啊,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找到病因,对症下药,哪有治不好的道理?”
黄帝一听,拍案叫绝:“说得好!岐伯,你简直就是医学界的哲学家,不仅治病救人,还启迪人心啊!这么一来,我这心里头的疑惑,就像是被你一针扎破的气球,彻底没影儿了!”
岐伯也笑了:“黄帝兄,你这是夸我呢,还是夸针灸呢?不过啊,话说回来,咱们中医的魅力,就在于这份智慧与和谐,人与自然,人与身体,都得讲究个平衡。针灸,不过是打开这扇平衡之门的钥匙罢了。”
说到这里,岐伯突然话锋一转,幽默地说:“当然了,黄帝,你要是哪天也肚子胀或者拉肚子了,记得别来找我啊,直接去找三阳经和三阴经的穴位,它们可比我这个老头子靠谱多了!”
黄帝有一天突发奇想,对身边的岐伯说:“嘿,岐伯啊,我总听你说针灸如何如何神奇,能治百病。那你给我讲讲,刺那些热得跟火炉似的病人,和刺那些冷得跟冰棍一样的病人,有啥不一样的讲究吗?”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说道:“这事儿啊,简单又深奥,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刺那些热得跟吃了辣椒似的病人吧,你得想象自己把手伸进刚烧开的热水锅里,那速度,得要快、准、狠!为啥呢?因为这些人体内啊,就像有个小火炉在熊熊燃烧,你得赶紧把火给灭了,不然烧坏了五脏六腑可咋整?这一针下去,就像消防员喷水一样,得迅速降温,让那热气顺着经络往下跑,跑到脚底排出体外。这就是咱们中医说的‘热者寒之’,用寒凉的针刺法来对付热病。”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哇塞,这比喻太形象了!那刺那些冷得跟南极企鹅一样的病人呢?”
岐伯继续笑道:“刺他们啊,你得想象自己是个懒汉,大冬天的不想出门,脚步沉重得跟灌了铅似的。为啥呢?因为他们体内啊,阳气不足,寒气太重,你得慢慢温补,激发他们自身的阳气,让他们从里到外都暖和起来。这一针下去,就像给身体开了个小太阳,温暖舒适,让寒气逐渐消散。这就是‘寒者热之’,用温热的针刺法来调理寒症。”
黄帝点头如捣蒜:“原来如此,那具体扎哪些穴位呢?快给我讲讲!”
岐伯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比如说,有个病人,他下面阳气不足,上面却热得要命,这种情况咱们叫‘阴有阳疾’。这时候,你得找他的‘足三里’穴,这可是个养生大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骨下方三寸的地方。你扎这一针,就像给身体开了扇窗,让上面的热气顺着经络跑到下面来,和阳气汇合,达到阴阳平衡。记住啊,扎针的时候得全神贯注,一针到底,直到病人觉得气往下走了,这才算到位。如果还没感觉,那就再来一针,直到热气乖乖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