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二)(2 / 4)

看,哎,下不去啊,那我就在这儿憋着吧。这一憋可不得了,它就开始郁积,越积越多,最后“砰”地一下,就像气球被吹爆了,这股气就四处乱窜。这时候,咱们就得赶紧想办法,把这股乱窜的气给疏散开,不然的话,身体可就要出问题了。

岐伯就说了,要疏散这股气,咱们得“折其胜”。啥意思呢?就好比是两个国家打仗,一个国家太强势了,咱们就得找个办法把它削弱一下,让它别那么嚣张。在这里,“折其胜”就是指咱们得找个方法来克制这股郁积的气,让它别那么猖獗。

那怎么“折其胜”呢?岐伯给出了个方法,那就是针灸。他说啊,得刺两个穴位,一个是“足厥阴之所出”,一个是“足少阳之所入”。咱们现代人呢,为了方便理解,就把这两个穴位翻译成大白话,一个叫“大敦穴”,在脚上大拇指的内侧;一个叫“阳辅穴”,在脚上小腿的外侧。

想象一下啊,这“土气”就像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大敦穴这儿被咱们抓了个正着,然后咱们就轻轻地、准确地扎一针下去,就像给这孩子打了一针“镇定剂”,让它别那么闹腾。接着呢,咱们再到阳辅穴这儿,给它来个“顺水推舟”,把这股气给引导出去,让它别再在体内捣乱。

继续阅读

不过啊,这针灸可不是随便扎的,得找专业的医生来操作,不然的话,扎错了地方,那可就得闹笑话了。就好比咱们做菜,材料都准备好了,结果厨师是个新手,把盐当糖放了,那这道菜可就毁了。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来,岐伯的话里可没提方剂啊,那我就自己脑补一个吧。假设咱们真的得靠吃药来疏散这股“土气”,那我觉得啊,得用点“疏肝理气”的药材,比如柴胡、白芍、枳壳之类的。这些药材就像是一群和事佬,它们跑到身体里,就跟那股郁积的气说:“哎呀,大家别吵了,都是一家人嘛,和和气气地多好。”然后呢,它们就帮这股气找个出路,让它顺利地排出去。

岐伯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陛下听好了啊,这事儿得从五行说起。金嘛,大家都知道,代表的是沉降、收敛的力量。但是呢,如果大地爷爷(地气)心情不好,红彤彤的(彤,这里可以理解为火热、旺盛的状态)把火气撒在金上,金想降却降不下来,这就憋屈了,对吧?这一憋屈,金就开始郁闷了,郁闷到一定程度,它就要找个出口发泄,这一发泄,嘿,咱们的身体可就遭殃了!”

“所以啊,咱们得赶紧给它找个台阶下,让它别那么憋屈。怎么办呢?得折其胜,散其郁!就像你跟领导吵架了,得找个机会缓和一下,不然天天憋着,多难受啊!咱们身体里的这股子郁闷劲儿,也得让它散出去。”

说到这,岐伯神秘一笑:“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咱们得找两个穴位,一个是心包络的出口——天池穴,这可是个‘心情调节器’,按一按,心里的郁闷就能少一半。另一个是手少阳的入口——液门穴,这可是个‘清热解郁’的高手,专治各种不服!”

“想象一下,天池穴就像是你的心灵花园,液门穴就是你的清热小站。当你觉得心里堵得慌,就像是花园里长满了杂草,这时候你就得拿起你的小铲子(手指),在天池穴上铲一铲,杂草没了,心情自然就舒畅了。然后,再去液门穴喝上一杯清热解暑的凉茶(气血流通),哎呀,那叫一个痛快!”

“不过啊,光按穴位还不够,咱们还得来点实际的。如果这郁闷劲儿太厉害,咱们就得请出方剂来帮忙了。这方剂嘛,就像是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朋友给你送来的暖心大餐,吃完之后,整个人都暖洋洋的,郁闷也就烟消云散了。”

“这个方剂,咱们就叫它‘解郁大餐’吧!主要成分有:柴胡15克,疏肝解郁的能手;郁金12克,专门对付心里那点小憋屈;枳壳10克,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