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十三)(6 / 6)

么,面对这样的自然能量场,咱们人体该咋整呢?古人说了:“其化上咸寒,中甘和,下辛凉,药食宜也。”这话的意思就是,上半身觉得热得慌,就吃点儿咸的、凉性的东西,比如海带汤,清凉又解暑;中间脾胃这块儿呢,得吃点儿甘甜的、温和的东西,比如小米粥,养胃又舒心;下半身呢,要是感觉有点儿闷,就吃点儿辛辣的、凉性的,比如凉拌黄瓜,爽口又提神。这不,药食同源,自然界的智慧全在这饮食里了。

不过,说到吃药,咱们得严谨点儿。对于上半身火旺的朋友,咱们可以来个“降火小分队”:取海带50克(咸寒),加点莲子心10克(清心火),再来点儿薄荷5克(清凉解表),煮成一锅“清凉海带汤”,保证你喝完之后,整个人都“透心凉,心飞扬”。

中间脾胃这块儿呢,咱们来个“和胃小能手”:小米50克(甘和),加点红枣8颗(健脾养血),再来一小把枸杞5克(滋补肝肾),熬成“小米红枣枸杞粥”,暖胃又暖心,让你的脾胃感受到满满的爱意。

下半身要是觉得闷,咱们就来个“清爽小分队”:黄瓜1根(辛凉),切丝,加上蒜末10克(辛散),再来点儿醋15毫升(酸敛),拌成“蒜泥黄瓜”,吃起来那叫一个清脆爽口,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说到这,咱们还没聊到穴位呢。按照这上中下三焦的思路,我也给你推荐几个“养生大穴”。

上半身火旺,咱们可以按按“曲池穴”,位置在胳膊肘横纹外侧端,这个穴位就像是身体里的“灭火器”,按一按,心里的火就灭了不少。

中间脾胃呢,咱们揉揉“足三里”,在小腿外侧,膝盖下三寸的地方,这可是个“万能穴”,按一按,脾胃就舒服多了,消化也好了。

下半身要是觉得闷,咱们就敲敲“胆经”,从大腿外侧开始,一直敲到小腿,胆经一通,全身的气血都跟着顺畅起来,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至于脉象嘛,这可是个大学问。不过,咱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当你觉得上半身热的时候,脉象可能会偏快偏洪大,就像是夏天的河流,水量充沛,流速也快;中间脾胃要是不舒服,脉象可能会变得比较沉缓,就像是秋天的落叶,慢悠悠地飘落;下半身要是闷,脉象可能会偏紧,就像是冬天的树枝,紧绷绷的。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