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上)(8 / 8)

腘窝(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腘窝,不是古代那个神秘兮兮的名字了)都跟着遭殃,走路、下蹲都不方便了。心情也跟着烦躁起来,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时候啊,肾气也乱了套,失去了往日的平衡。天上的辰星(水星)似乎也在默默叹息,仿佛在说:“这地球上的事,我也管不了啊!”而人们吃的粮食呢,秬这种谷物(古代的一种粗粮,咱们可以想象成糙米)成了主角,大概是因为湿气重,大家需要多吃点粗粮来排湿吧。

如果这时候再遇上太阴星(月亮)的影响,那可就真是雪上加霜了。大寒天气频繁来袭,虫子们早早地就躲起来冬眠了,地面上结满了厚厚的冰,阳光都显得那么无力,照不化这顽固的冰块。人们呢,更是被冻得直哆嗦,下半身寒病频发,严重的还会肚子胀得像皮球,全身浮肿。这时候,镇星又在天上默默点头,仿佛在说:“看吧,我说的没错吧!”而大家餐桌上,黄色的谷物(比如小米)成了暖身的好伙伴。

但大自然也是有脾气的,它可不会一直这么“温柔”地“报复”。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来个“大反转”。大风暴突然来袭,草木倒伏,树木凋零,就像是大自然在发脾气,说:“你们看看,这就是不听话的后果!”人们呢,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弄得措手不及,脸色时好时坏,就像天气一样多变。筋骨也开始抽筋,肌肉跳动,眼睛看东西也模模糊糊的,好像整个世界都变得不真实了。

这场“大戏”最后,还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黄气(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生命力或能量)受损了。这样一来,粮食产量就大大降低了,大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天上的岁星(木星)也仿佛在摇头叹息,说:“这地球啊,真是让人操心!”

说到这里,咱们也得给现代读者来点实用的。面对湿气重的问题,咱们可以怎么做呢?首先,多吃点薏米、红豆这类排湿的食物;其次,多运动,出出汗,也是排湿的好方法;还有啊,保持心情愉快,别让湿气影响了你的心情。至于那些穴位嘛,比如阴陵泉、足三里,经常按按揉揉,也能帮助身体排湿哦!

至于方剂嘛,咱们可以来个简单的“祛湿茶”:取茯苓10克、陈皮5克、白术10克、甘草3克,加水煮沸后小火慢炖10分钟,就可以当茶喝了。这个方子虽然简单,但对付湿气还是很有一套的。

至于脉象嘛,湿气重的人脉象通常会比较濡缓,就像是被水泡过的绳子一样,软绵绵的,缺乏弹性。这时候啊,就得赶紧调理身体了,别让湿气继续“作妖”!

好了,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在享受这段“自然大戏”的同时,也能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湿气的困扰。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嘛!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