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平平,但右边的脾(太阴脾经)那边可能就有点动静了。这就像是家里的大哥(肝)一出门,小弟(胆)就得在家看门,左边邻居(阳明大肠)忙着自己的事,右边邻居(太阴脾)就过来串串门。”
黄帝一听,乐了:“哟,这还挺有意思的,继续继续!”
老岐接着说:“再比如,心(少阴心经)要是往上一窜,胃(阳明胃经)就得乖乖往下走,这时候,左边太阳膀胱经可能觉得阳光明媚,右边少阳胆经就稍微凉快点了。您想啊,心脏这个‘发动机’一加速,胃就得赶紧消化食物供能,不然怎么跟得上节奏呢?这身体的平衡,可不就是这么微妙嘛!”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催促道:“对对对,就是这个味儿,再给我来点儿!”
老岐也不含糊,继续他的“人体宇宙说”:“还有啊,脾(太阴脾经)要是往上一提气,膀胱(太阳膀胱经)就得往下沉,这时候,左边肝(厥阴肝经)可能正忙着排毒,右边大肠(阳明大肠经)就准备接收垃圾了。这就像家里大扫除,脾这个‘清洁工’一动手,膀胱这个‘下水道’就得畅通无阻,左边肝在‘扫垃圾’,右边大肠就负责‘运垃圾’。”
黄帝听得哈哈大笑:“老岐啊,你这比喻真是绝了!那少阳胆经往上呢?”
“嘿嘿,少阳胆经往上啊,肝(厥阴肝经)就得往下沉,这时候,左边心(少阴心经)可能正享受着宁静,右边膀胱(太阳膀胱经)就准备迎接新的一天了。这就像家里的小儿子(胆)一调皮,老爸(肝)就得稳住阵脚,左边老妈(心)在休息,右边爷爷(膀胱)就准备起床晨练了。”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这时老岐话锋一转:“您看,这上下相遘,寒暑相临,其实就是身体内部气血运行的规律。如果它们相处得和谐,那就是身体健康、神清气爽;要是闹别扭了,那就是生病了,得赶紧调理。这就像家里的成员,和和睦睦的,日子就过得舒坦;要是天天吵架,家里就不得安宁了。”
黄帝问了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哎,岐伯啊,你说有时候明明看起来气血挺和谐的,人咋还生病了呢?”岐伯一听,笑眯眯地回答:“这啊,就像是大自然里,本该在上的元素跑到了下面,位置不对了,自然就不和谐了,人体也是同样的道理。”
黄帝一听,来了兴趣:“那你说说,这气血在人体里是怎么动来动去的呢?”岐伯开始他的科普时间:“在咱们的身体里,气血可是有自己的规矩的。上面的气血,喜欢往右边跑,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下面的气血呢,就爱往左边溜达,它们就这样一圈又一圈地绕着身体转,最后又回到原点,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黄帝挠挠头,有点疑惑:“我记得鬼臾区老先生说过,对应大地的应该是静止不动的。可你现在说下面的气血还往左跑,这我就有点懵了,快给我讲讲这背后的道理吧!”岐伯微微一笑,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不过咱们得用现代人能听懂的方式来讲。
“想象一下,咱们的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天上是导演,地下是演员。天上的星星月亮(七曜纬虚)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转,那是给咱们看的‘剧本’;而地上呢,五行相生相克,万物生长凋零,那是实实在在的‘表演’。这五行啊,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五脏六腑,各有各的角色,各有各的路线。地,承载着万物,就像咱们的身体,装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天上的星辰,则像是天空中的精气,影响着地上的一切。”
“说到气血的流动,就像是树木的根和叶子。根在地下默默吸收养分,然后输送给叶子,叶子再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回馈给整棵树。咱们身体里的气血也是这样,有升有降,有出有入,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你抬头看看星空,虽然星星离咱们很远,但它们的排列组合却能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天气的信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