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放出一个筹码,一定要有所得才行。
对于靖难之役,刘学勤的态度十分明确:塞军不会参与,但与双方通过军火贸易,获得现实的好处是可以探讨的。
与燕藩进行军火贸易相对简单,因为塞国是旗帜鲜明支持朱棣的。但与大明是不是就不能贸易呢?显然不是。
一直以来,河西的宋晟部令刘学勤如鲠在喉。而且替大明接手河西走廊,打通丝绸之路,早在塞国的谋划之中。
但如果替大明接手西北边疆,又会增大塞国的军事和财政负担。而将宋晟的部队过早释放出来,也不知会对靖难之役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大明的行政效率果然低下,黄子澄往来奔波了三趟,直到九月才与塞国签署了【换防条约】。
主要内容是由塞国军队接替大明河西诸卫所,从而实际控制了从兰州到嘉峪关之间的大片土地,以换取塞军在大明内战中的中立地位。
这是明面上的,大明通过第三国,朝鲜国与塞国完成了二万支火绳枪的军火交易。
就算朱棣日后只消,大家也不至于撕破脸不是?
至于明军为何不要更高级的燧发枪,主要是大明的火枪队已经适应了火绳枪战法,现在前线吃紧,临阵换枪有些来不及了。
而与朱高炽的谈判早在几个月前就完成了,塞国以一万支火绳枪,一万枚手榴弹和一些运输车辆及粮草等,交易到与云南毗邻的广西归顺州、太平府、永安州和钦州等地,有了北部湾的出海口。
继续阅读
虽然现在看有些虚,但起码在法理上,日后有了合法占领的依据。
在契约方面,刘学勤私底下非常喜欢朱棣父子。他们为了得到皇位,那是真舍得放出实打实的利益。
起码从原本的历史来看,朱棣对军功集团的封赏可比朱元璋大方的多,而且也厚道的多。
在这年七夕,塞音老仙刘学勤亲自主持了一场相亲大典。
王宫之中,青铜仙鹤香炉不时散发出袅袅清香。
大殿中摆着长长的两排宴席,一边是塞音道场的弟子,另一边是有女待嫁的社会贤达。
老丈人席位后隔着巨幅纱幔,后面不时传出莺歌燕语,这是内眷母女在纱幔后面相女婿。
按照刘学勤后世人的思路,本想着搞个青年男女见面的自助酒会,但他这一想法太过超前,除了他的道场,谁敢让男男女女混在一起啊?
穷人家的孩子也就罢了,那些有钱人,特别是有头有脸的贵人们,不可能让自家女孩儿抛头露面的。
即便是这样的相亲会,也算得上别开生面,塞音时报甚至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如今条件好起来了,弟子们也都长大了,刘学勤就像个老父亲,也要给他们安排人生大事了。
有些弟子如文约、周铁、张铜这些,差不多都在二十五岁以上了,还有一些新秀,如莫尔根今年都十八岁了,大王子刘根号也已经年满十七,按如今的习俗,都到了适婚年龄。
四川这地方自古产美女,而且刘学勤弟子们的联姻对象非富即贵,这样的婚姻也可以说是种另类的政治联姻。
不过塞音弟子的联姻对象非常广泛,不再局限于文武勋贵,商贾士绅,只要是在社会中上层,刘学勤是乐见其成的。
能参加王宫大典的主要是内门弟子,但受此活动影响,许多人才意识到塞音弟子是个没怎么开发的宝藏,都是些香饽饽。
内门弟子自不用说,只要是和老仙亲近的,随便外放个知县也不在话下。又或者,塞音教诸多产业,做个掌柜过渡一下,前途不可限量。
如今的内阁首辅杨寓,最初不也就是龙门书局的一个掌柜,后来根本青云直上!
而且塞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