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门辅臣

第一百四十六章 沐英:这两个倒霉的(2 / 3)

阳门,直奔大都督府而去。

沐英正在研判军情军务,目光在舆图中的山西、陕西两地不断移动。

洪武五年的岭北之败,让大明军队失去了支撑深入漠北的骑兵力量,此时只能被迫防守,而北元骑兵机动性太强,速度又快,见山西、陕西等地明军只能防守,竟大胆到二十骑分散出击的地步!

二十骑就敢袭击大明边镇,这不是抢劫的,这是羞辱人的!

沐英握着拳头,陛下没有下旨远征的意思,徐达、李文忠只能待在北面练兵,这种憋屈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都督佥事唐胜宗走了过来,看着沉思局势的沐英,开口道:“户部那里有消息说,陛下打算在山西徒民。”

沐英有些疑惑,侧身问:“魏国公徒民之事陛下已恩准,户部现在才给批文吗?”

唐胜宗摇了摇头:“不是魏国公徒民巩固大同等边防之地,而是陛下以山西弘州、蔚州、安定、天城、白登、东胜等州县居临沙漠,屡为胡虏寇掠,民不聊生,打算从这些地方,迁八千余户、近四万人至中立府。”

“中立府?”

沐英眉头紧锁,见左右无人,问道:“可有北迁的消息?”

唐胜宗无奈一笑:“你是陛下义子尤是不知,这种消息我怎可能知晓。不过从陛下种种举动来看,北迁中都怕是已成定局。”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沐英不好说什么。

中立府,即是凤阳府。

现如今中都建造开始转入外城,用不了两年,中都营造便会结束。

但以中都为国都,沐英打心中并不认可这个方略,只不过这种不认可无法说出来,也不能公然反对。

中都凤阳,淮西之地,不仅是皇帝朱元璋的龙起之地,更是朝廷之中,手握重权淮西人的故土,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每个人的渴望。

刘基反对过,结果呢,被李善长等人极力打压。

淮西将领中,不是没有人敬佩过刘基,只是此人反对以中都为国都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沐英不能反对,无论为子还是为将,都不应该去反对朱元璋。

只是,中都不适合作为国都,这是现实。

这件事,令人担忧。

唐胜宗见沐英不说话,开口道:“还有一件事。”

“何事?”

沐英面色凝重。

唐胜宗从袖子里拿出一份文书:“这是监察御史答禄与权的奏折副本,你看看吧。”

沐英接过文书,低头看去,目光变得凌厉起来:“这是真的吗?”

唐胜宗叹了一口气:“你应该清楚答禄与权,此人每奏必有依据,要不然这些年来他得罪了这么多人,早就被赶走了。”

沐英脸色有些难看,咬牙道:“这中立行大都督府里面竟出了坐盗官物这等事,而犯下如此死罪的竟是佥事章龄、王简!这两人在打天下时,可也是立下过功劳的,当年的苦日子都熬过来了,缘何竟堕落如此!”

唐胜宗坐了下来,并不答话。

中立府,中都营造,这可是大工程,涉及到的物资、钱粮无数,随便伸伸手就足够数年用度,天下安稳了,皇帝没给大家改善改善日子,那些吃不得苦的将领自然要主动伸手。

沐英正犹豫着要不要帮这两人说情,毕竟是一起出生入死过的将领,便在此时,有人通报:“沐同知,赵海楼、王良带人返京复命,先行遣军士送来文书。”

“哦,回来了吗?”

沐英将弹劾章龄、王简的文书放了下来,接过军士递来的文书,三份文书,找出自己的一份,打开看了看,只感觉眼前有些黑,一点点看完,脸色更是阴沉,看向唐胜宗,问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