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第161章 青苗改良法(5 / 5)

杭州的青苗贷,就全部由我们新成立的这家银行给老百姓放贷。”

继续阅读

“这青苗贷我倒是早有耳闻。”一直听着的辛第迦提出了他的问题,“只是这老百姓来我们的银行里借款,必须要到了秋后庄稼有了收成才能够偿还,万一他们遇灾歉收,或者余钱只够缴税,不足以偿还我们怎么办?”

“你不要忘了我的身份是什么?”秦刚微笑道,“杭州的常平仓眼下无钱可放,所以我们的银行是先以官府常平仓的名义帮其放贷,风险全部都压在了我们这里,而我还承诺陈知州在青苗贷里的利息收入分给州府一半。当然,为了这一半的收益,需要他签署以下一次的赋税纲粮作担保的文书。万一到时候百姓还不上贷款,银行就可以从这赋税里获得一半的补偿。”

“陈知州会同意这种担保吗?”谈建觉得有点不太相信。

“他怎么会不同意?”秦刚笑道,“试想一下,原先官府里自己放的青苗贷,收不上来就是全部的损失,而与我们合作的青苗贷,他却最多只要赔偿我们一半的损失。”

“可是我们自己还有一半的损失怎么办?”谈建继续问道。

“这就是我们作为商人所必须要承担的风险了。”秦刚正色道,“我们既然能够承担海贸遇风暴的百分百损失,为何不能承担农民遇灾无法偿还青苗贷的百分之五十的损失呢?而且再说了,相对于大海上的变幻莫测,江南农赋收成归零的风险实在是太小。所以,钱庄里的钱,有用在海贸的、有用在青苗贷的,还有我们稳赚不赔的矿山与作坊的,高回报的投资会存在着高风险,而低回报的投资却几乎不存在亏本的风险,这个做法便叫做风险均摊。”

又经过细细的详谈之后,辛第迦还是再一次地被秦刚说动了,便由他这个蕃商出面,与谈建联手,要在杭州成立这么一家划时代意义的新式钱庄。

为了有效地区别于同一时代的其他钱庄,便依了秦刚的提法,使用了一个让人一听就耳目一新的名称:

四海银行。

风流大宋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