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第38章 以工代赈(2 / 4)

金宇若有所思地问:“那么,秦承务觉得,南城外的这种方法可否推广到北城、东城?”

“既不可,也可!”

“此话怎讲?”

“所谓不可,是因为在之前疏导城南的灾民就有数百人之多,我高邮水泥会社目前只有十二处窑房,容纳之力已到极限,又怎能应付接下来的城北、城东两处?而所谓可,是指以军府之力,视高邮辖境,嗷嗷待工之处何止十几处,可用来疏导灾民去处的地方处处皆是。”

毛滂还是有点犹豫:“秦小友所言的‘以工代赈’,本官听了也甚为认可。只是此等做法,向来没有常例,只怕众官僚推行不下去。”

“谁说没有常例呢?”秦刚笑笑,这些日子,他在秦家庄睡足轩中把那些书也翻阅得差不多,关于过去一些典籍中有关赈灾方面的策略他也看过了不少,“《晏子春秋》就有记载,齐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趣。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悦乎游,民足乎食。’这便是最好的例证。”

“而且本朝仁宗时范文正公就曾提出:‘荒歉之岁,日以五升,召民为役,因而赈济,一月而罢,用米万五千石耳。’但这些米谷发出后获得的收益,又岂是赈灾时单纯蠲发所能相比?‘募民兴利’,‘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

秦刚又是一通侃侃而谈,说得毛滂、金宇二人是心悦诚服。

毛滂不由地感叹道:“若不是秦小友今年才十七岁,本官定将向朝中举荐为衙前幕官,如能得小友之襄力,这高邮军之政事又岂不得清明!”

毛滂的这番感慨是针对在神宗年间修改过的任官之法。

由于大宋开国百年之后,越来越多的高官都可通过荫补子孙的政策,让自己许多尚还年幼的子弟就能得到官身。但是给他们发发俸禄也就算了,如果再给他们差遣实职做具体事情的话,免不得会闹出笑话、闹出乱子。

所以,便有了之后的规定,凡是未通过科举进士得到的官身,如果年龄不到二十五岁,将不会得到差遣任实职。特殊情况必须要请皇帝下特旨批复。

所以,之前政事堂给秦刚奖赏了一个从九品的承务郎,但是并没有给予差遣,也是因为他的年龄所限。

包括这次毛滂再次以“牛痘克制天花”之事为秦刚再次请功,即使再来封赏,也是只可能升一升官阶,同样不会有任何实质的差遣。

当然,毛滂也没有信心与实力,能为给秦刚举荐个实职差遣而去申请皇帝的特旨。再说了,眼看科举就在明年,以他对秦刚实力的信心,只要中了进士,担任差遣的年龄也就可以放宽提早到了二十岁。

秦刚先行谢过毛滂的好意,又说:“学生此次前来拜访,就是听闻朝中救济款项已经发下。知军若是萧规曹随,按章发放,自然事情做得简单,人便可得清闲,灾民也能称上几句感谢之言。可这次水灾过后,还有下一次,灾民逃过这次劫,却不知下次劫的难处在哪里。可若知军能以地方百年民生大计之谋,力排众议,效仿那范文正公之策,举款而‘募民兴利’,虽有费心伤神之劳,受谤言非议之扰,但必得高邮数万之民众之拥戴,更得乡志铭刻,享百年之景仰啊。”

金宇听罢,也起身劝道:“属下以为,秦承务之言甚善。”

毛滂却是哈哈一笑:“秦小友无须用言激我。以工代赈之利甚得我心,先前所言人僚属不解,也只是一问而已。本官在位多年,自知眼界难及大苏公之一二,也知政才不比他人多几分。但要说到从善如流,毛某还是做得到的。只是这‘代赈’之工的具体方向,秦小友可有建议?”

“修乡路,固仓禀。”秦刚提了这六个字后,便进行了详细说明。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