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大家都迫不及待。
午餐很快就结束了,众人乘坐早就等候的大巴,浩浩荡荡前往经济技术开发区,媒体记者未能参与,因为其中一些信息涉及到保密事宜。
电视台的采访团队则同行了全程。
抵达工厂后,何昌盛不需额外防护服,亲自带领他们参观无尘生产线,一路走过不同的车间。
最终他们到达实验室,亲眼见证纳米级芯片的现场测试验证过程。
任总的眼睛因这项新技术熠熠生辉,因为这意味着工厂还能根据需求定制各类芯片设计。
在实验室里,何昌盛引领科技部门主管走向另一间房间——为了量子芯片而去……
“瞧,就是这款量子芯片,它真的很出色,一眼就能看出与众不同。”
看到这个珍贵产品时,那位主管立即发现了其中独特之处。
何昌盛证实道:“没错,这是我们的量子芯片。
我知道国家正在开发定位卫星。
有它后,我们可以直接应用于量子卫星,精度提升,信息保密也无需担心。”
"好的,我会立即返回,马上派人员过来进行验证。
这事我们需要你们配合,因为尽管我们正在研究这项技术,但它离实际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负责人说道:“在实际运用上,你们的支持依然是必要的。”
继续阅读
“没问题!”
何昌盛毫不犹豫地应允。
参观活动快速结束了,接下来是与各制造商进行芯片采购的谈判。
相比外包生产,他们的产品价格便宜,且在同级别纳米级情况下,碳基芯片性能更为优秀。
因此,自然会选择购买这里的产品。
但他们在处理现有订单后才能实现。
最关键在于何氏科技公司能否达到产能,何昌盛自信满满地说出,其芯片产量完全能满足全国需求,无需顾虑产量不足。
他们采用的是16英寸的碳基晶圆,每日产能已超过百万片,因此产量完全不成问题,特别是设计问题最为关键——根据不同的需求定制化设计,这个过程耗费时间最长。
不过还好,大家手头还有一定库存量,消化掉这部分库存需些时日,这使得大家有足够的时间应对设计任务。
签订的合同都是针对芯片设计的!
晚上新闻发布中,《何氏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焦点,全程播报达三分多钟,其中展示了何昌盛演讲的部分场景。
可以说,这是国家明确的支持信号,因为芯片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验证团队也已召集完毕,他们将在明早出发,团队由国内半导体和量子领域的顶尖专家组成,院士级别人物不在少数。
量子芯片的诞生对他们来说虽然突然,但这无疑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研发投入,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飞跃。
在卫星、导航、通信等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能极大地提升我国的整体实力。
先前,国防方面就大规模采购了何氏科技有限公司的锂电池,如今芯片也必将会被列入采购清单,但性能与应用的评估不可或缺,虽然他们研究过但还未实现应用。
……
新闻播出后,全国许多人有所耳闻,但大多数人对芯片的理解还很朦胧。
然而科技发烧友们对此则非常激动,在各类在线论坛和贴吧上展开热烈讨论。
国内互联网虽兴起不久,实时直播也不算成熟,信息传播和科技普及相对落后,大众对于这类科技话题关注并不深入。
这只是部分人群的小范围热潮。
但国际上对此反应更为敏锐,尤其是高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