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啊,只有枪吗?手雷不会用,还有不要拼命,小鬼子没咱们的命值钱,他们不配!"
在图二牛的带领下,这一段的倭寇的自杀式攻击和小型火力点逐渐被摧毁。越来越多的阵地被我军战士收复,倭寇也是一退再退。
倭寇那如丧家之犬般撤退的部队,连同原本准备在战场上充当流动火力点的坦克,仓皇地退到了青龙山的山脚下。此处的地形仿佛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最后防线,充满了各种令人生畏的防御设施。
这里有着倭寇借助山体岩石精心修建的各类掩体,宛如一张张隐藏在暗处的狰狞面孔。从山脚到山顶那仅仅三百多米高的距离内,令人震惊的是,倭寇如蚂蚁筑巢般密密麻麻地挖出了一百多个火力点。这些山洞火力点巧妙地构建在山体之中,山体主要由坚硬的岩石构成,其独特的构造使得山洞大多呈自上往下倾斜的态势。它们就像一个个难以攻克的堡垒,除非是运气绝佳被直接命中,否则极难被摧毁。
在整个高地之上,虽然山顶区域的野炮阵地不幸被我军摧毁,但那些碉堡火力点却几乎完全没有遭受损失。一个个碉堡如同钢铁巨兽般屹立在那里,有的碉堡外部覆盖着厚厚的沙袋和岩石,形成了坚固的防护层;有的碉堡则巧妙地利用山体的凸起部分作为天然屏障,只露出几个射击孔,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准备给我军致命一击。
倭寇在山脚下也精心构建了一系列火力点和防御工事。他们挖掘了深深的战壕,战壕内堆满了弹药箱和各种补给物资。战壕的边缘用沙袋和木板进行了加固,使得我军的子弹和炮弹难以轻易穿透。在战壕的关键位置,还设置了机枪阵地,那些黑洞洞的枪口对准着我军可能进攻的方向。
而倭寇的坦克也找到了它们的新“战场”,开进了提前挖开的山洞里面。这些山洞经过倭寇的巧妙改造,成为了坦克的临时火炮阵地。坦克在山洞内可以轻松地调整射击角度,通过预留的射击孔对外开火。由于山洞的掩护,我军很难直接对坦克进行攻击,而坦克却可以凭借着有利的位置,对我军进行突然的炮击。当坦克开火时,那震耳欲聋的炮声在山洞内回荡,炮弹带着死亡的气息呼啸而出,给我军的进攻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倭寇凭借着这些精心构建的防御体系,妄图负隅顽抗,阻止我军的进一步进攻。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