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七十七章 里约(四)(3 / 3)

要被贝岛制糖厂刮去一层利润,但剩下的仍然极为丰厚就是了,惹得很多人都非常眼红。当然投资者们也非常振奋,目前正在可劲地在意大利及德意志乡下地区忽悠混不下去的可怜人,一船又一船地运到埃及亚历山大港,然后走陆路到苏伊士港,最后再经红海—印度洋抵达新华夏岛,投入到种植园的开辟和生产中,以在未来获取更大的利润——据一些小道消息,统治托斯卡纳大公国42年之久的费迪南大公已同意了其长子科西莫的请求,将在今年与一些其他意大利商人一起,对三角洲公司进行增资扩股,目前这项动议已提交了东岸政府进行审批,相信通过并不是什么难事,毕竟现在东岸人的商品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托斯卡纳的市场,两国关系也逐渐升温,东岸人是不会在这种小事上为难他们的,因为这没必要。

这些企业投资东岸都获得了不菲的收益,竟然使得自1627年金融地震爆发后渐趋没落的热那*亚共和国又有重新崛起的趋势,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很多人都想不到,这个仅有五六十万人口、土地狭窄逼仄的国家,竟然能在海外闯出这么一条路子。而且更令人跌破眼镜的是,如今重拾影响力的他们竟然又从海外杀回了地中海,手握大量东岸工业品、新库尔兰烟草、新华夏蔗糖销售代理权的他们,每年能够在这些贸易中获取高达数百万银行里拉的利润,虽然可能比不上当年投资金融业的暴利,但胜在稳当啊,而且增长潜力也极为可期,简直没什么比这更棒的了!

如今热那*亚共和国甚至还在东岸人的介绍下进入了奥斯曼及克里米亚汗国的市场,且该国已从叙利亚和克里米亚进口了大量小麦、黑麦等谷物,运到缺粮的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销售,获利不菲,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另外据一些不可靠的传闻指出,热那*亚似乎也在考虑从克里米亚汗国手里大量进口斯拉夫奴隶,并转售给******非洲公司,以供他们在新华夏岛的种植园消耗所需。只是热那*亚人似乎也顾忌到了一些名声及道德上的考虑,暂时并未全面行动起来(虽然东岸人极力撺掇),但看样子也是迟早的事情,毕竟西欧买家也一直是奥斯曼奴隶市场上的重要客户呢,只要脸皮厚,怕毛,反正都推到热那*亚非洲公司身上就好了。

有了这么多赚钱的大好例子摆在意大利人面前,且包括热那*亚、卢卡、帕尔马、托斯卡纳、西西里及米兰的商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进来,那么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砸钱投资就行了,现在蔗糖市场的牛市才刚刚开始呢,正是踩点布局的大好时机。要知道,海外殖民搞甘蔗、香料什么的种植园,第一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武力保障安全,其次要有充足的劳动力,最后才谈到资金和市场。如今东岸人已经帮大家免去了安全方面的投资,还承诺修一些基建,其次新华夏岛上的土著劳动力也非常充足(一百多万马来人后裔呢),而且意大利地区本身就人口过剩,劳动力众多,因此到海外投资其首选地绝对是华夏东岸共和国啊,尤其是对资金富余但武力孱弱的意大利邦国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先是热那*亚起了头,再是与他们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其他意大利佬来投资,这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