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七百三十九章 统一思想,冲刺!(下)(2 / 4)

、PCR还有多普勒雷达的研究,光伏发电在更时间里显得很低调,但它的进度其实一直都没有被落下。

这次在考虑到直播需要的电力问题时,首都方面几乎是立刻便想到了这项不怎么引人注意的技术。

“光伏发电设备的核心之一是胶体铅酸蓄电池,这项技术咱们国内其实在三年前就已经掌握了。”

徐云将面前的文件重新翻了一页,同时对王有功解释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关,魔都的七一蓄电池厂目前具备了量产胶体铅酸蓄电池的能力。”

“另外东北工学院的郎世俊同志也解决了逆变器的问题,也就是可以把直流电顺利的变成交流电。”

“目前主要限制产能的环节在于薄膜沉积设备,这在短期内基本上没多大突破的可能性。”

“但即便如此,以咱们目前的产能而言,想要达到我们的预设目标还是不难的——毕竟只是供应电视机直播而已。”

众所周知。

光伏发电设备其实没啥技术难度,后世你有足够条件都可以DIY出一套丐版:

准备好一块铜片,用砂纸将所有的硫化物或表面腐蚀打磨干净,然后将它放到电炉上进行烧灼,接着冷却铜片,由于收缩率的问题氧化铜会自动脱落,便可以得到氧化亚铜。

再然后找到硅片衬底在硅片上做个pn结,找一台PECVD设定1/4波长来镀件反射膜,再用一台丝网刷机刷浆就能搞定。

如今就更简单了,毕竟徐云可以动用几乎任何国内的工业资源。

譬如他所说的七一蓄电池厂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海宝集团,打造了华夏第一块电动车电池,算是华夏工业史上一个比较亮眼的企业。

七一蓄电池厂也是华夏最早掌握胶体铅酸蓄电池的企业,四年前的时候华夏从毛熊引进了相关技术,七一厂用了五个月时间就完全把它消化掉了。

只是之前由于需求不大的缘故,七一厂一直没有将胶体铅酸蓄电池列为主要的生产规划项目。

不过在收到了首都方面的指示后,七一厂便立刻上马了相关项目。

同时东北工学院.也就是后来东北大学的郎世俊也解决了逆变器的设计问题,这位大佬虽然没有评选上院士,但在华夏工业自动化领域却很有威望。

解决了胶体铅酸蓄电池和逆变器后,剩下的难点也就相当有限了,主要在于薄膜沉积方面,但也仅仅是限制了部分产能而已。

接着徐云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光伏设备的成本则比较特殊一些,胶体铅酸蓄电池的生产线是毛熊当初直接运到国内的,不需要我们再花钱制备。”

“因此支出的大头主要在于铝浆成本,这个成本比当初十万千瓦的光伏板消耗十吨铝浆的预估还要大一些,目前来看均值是13.4吨左右。”

“不过还是那句话,在国家这在体量面前,这个数字并不算大。”

徐云说话的语气很坦然,丝毫没有因为数字超乎自己的预期而感觉被‘打脸’。

毕竟他之前预设的数字基本上都是基于后世的经验,而后世与如今的工业水平存在着很明显的代差。

因此这种成本高过预期的情况很正常,实际上别说超出30%了,即便是超出300%,光伏发电带来的收益依旧很明显。

“.”

随后王有功想了想,对徐云说道:

“徐云同志,我对光伏发电的原理成本了解有限,所以能不能请你用更加直观的方式来介绍一下情况?”

“比如说一台电视需要多少度电,一块多大规模的光伏设备又可以发多少度电这样?”

“当然没问题。”

徐云很爽快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