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收拾好了东西,见程晋州陷入思考之中,总算笑了一声,道:“每个人第一次使用一级星阵,都是很复杂的,尤其是尝试将两个天体之间的黑线平衡,可能要用很久很久,慢慢来。”
“多谢您了。”程晋州也笑了起来。
也许是看在他表情真诚的份上,马赫龙勉强笑了一声道:“看到你黑点右边的一个很亮的点了吗?”
“看到了。”
“越亮的点,说明受到其他较暗的点的干扰越小,你可以先试试它。会比较容易让黑线稳定。”马赫龙说的小窍门,也是无数星术士们用无数时间实践而来的。
文明的价值就在于传承。
程晋州马上反应过来,那较亮的点,就说明是质量较大的天体,相对于质量小的天体,自然更容易稳定。
不过看星图上,亮的天体基本上都在更外圈的地方,虽然不知距离的具体比例,但靠外的天体距离较远是肯定的。
很亮的点,在黑点旁边只有一个,定然是星术士们常用的天体了。
程晋州立刻用手在两者之间划了一下,一条黑线瞬间连了起来。
而且稳定程度明显超过刚才随便连起来的黑线。
程晋州看着浮空的星图啧啧称奇,没想到在如此落后的时代,竟能找到比全系图形还先进的东西。
他却是不知道,并不是每个星术士都能看到清晰的星图,这与他们的思维清晰程度有关。
正因为程晋州能理解万有引力之类的东西,他才能看到非常清晰的星图,要是对天文没有任何概念,看到的光点不仅闪烁,而且会频率很慢,使得无法判断。
在马赫龙星术士离开之前,程晋州赶忙问道:“如果黑线不是绝对的笔直,能使用星阵吗?……”
“叫星线。”马赫龙的老水泡眼都没奈何了,停了一下道:“不需要绝对的直线,但任何弯曲,威力都会降低,你的星线越稳定,星力的输出就越稳定,时间就越长。此外,越亮的点能带来的星力虽然多,但星术士们使用的也多,大家使用同样的天体作为星力来源的话,会降低获得的星力,所以你要尽量多掌握几个天体,以备不时之需。”
程晋州感谢的点头,心里暗自咋舌,用万有引力做能源,亏得谁想出来的主意,也不知道会不会干扰其他星球的运行。
马赫龙点点头,亲自提着箱子向外走去。
程晋州用一根手指,继续玩弄着小黑点。
在不知道质量和距离的情况下,平衡万有引力,从本质上说,倒真的算是很不错的研究生论文方向了。
要是能研究清楚,别说是在大夏这样贫瘠的科学土壤上,就算是21世纪,混个中国大学的留校资格,也是有可能的——若是研究的深入一些,要说在《自然》上发表也并非不可能。
这样想着,程晋州也不期望能完全抵消所有天体对星线的引力,但他可以忽略掉大多数较远和较暗的星体,从而大大降低计算难度。
就计算而言,万有引力就一个公式,简单的像是煮鸡蛋。程晋州不知道自己身处的星球周围,究竟有多少颗行星,但考虑到地球周边仅仅10个重要的天体,干脆只选了黑点周围一圈的十几个亮点,又挑了最近的三个很亮的光点,在那里猜了起来。
他首先假设万有引力常量是不变的,再将质量、距离当作未知量,剩下的就均是已知量了。
整个尝试的过程,也不过列出十几个二元二次方程,然后将之放在不准确的立体几何中做实验,看改变中心黑点的位置,星线的摆向变化——虽然不能得到具体的数值,但可以得到大小之间的关系,对程晋州来说,这样的题目也只能算作是有难度的初等数学罢了。
只七八次尝试,程大博士就能做的似模似样,星线的摆动幅度也明显小了下来。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