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蓝玉阵营的败落,不少官员便只能另谋出路。
原本蓝玉阵营的人,算是将朱棣这边的人得罪光了,现在不另寻靠山,等朱棣成为储君,那他们还有好果子吃吗?
得知朱允炆上次在狩猎场的表现,深得朱元璋的认可。
于是大部分官员盯上了朱允炆。
虽然传嫡不传庶的法。
但不是还有立长不立幼嘛。
但朱允炆虽然是庶子,却也是庶长子啊!
他的年龄还比朱允熥要大一岁,这是长兄啊!
而且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洪武十一年,册为皇太子继妃。
这些文人墨的功夫可是很厉害的,能颠倒黑白,写一通大道理,来证明朱允炆的正确性,是完全有办法的。
很快,不少官员开始登门造访朱允炆生母吕氏的门槛。
可这时候,作为智囊的齐泰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
其实,之前朱允炆的法子,大部分都是齐泰指点的。
齐泰这个人,是真的有点脑子。
他深刻的认识到,朱允炆完全没有优势。
他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圣上朱元璋。
因此,齐泰交代朱允炆的办法,只有一个:让朱元璋满意。
面对许多官员来投靠,朱允炆使了一招以进为退,闭门谢客,拒绝了所有人。
那些想要投靠朱允炆的官员都吃了一个闭门羹。
这件事情,自然是被朱元璋给知晓了,朱元璋不喜欢拉帮结派,因此对朱允炆的好感再次提升。
那些吃了闭门羹的官员,也不死心。
自发的在朝堂上,开始以朱允炆靠拢。
提议让圣上改立朱允炆为嫡子,因为他母亲是太子妃,然后出了一大通的道理,听起来像那么回事。
而朱元璋既没肯定,也没否定,没发表任何法。
因为他还在犹豫不决。
朱允熥是被排除了。
但朱元璋要从朱允炆和朱棣两人中挑一个。
但无论挑谁,蓝玉是不能留了。
势力太大,身为总兵,掌天下之兵权。
无论这两个人任何人成为储君,蓝玉也必须除掉,没人压得住蓝玉,朱允炆压不住,就算朱棣也用不了蓝玉这个人。
而朝堂下面的那些官员,岂能不知道圣上的心思?
都不用朱棣亲自动手,原本就跟蓝玉结仇的,还有临阵倒戈的人太多了。
弹劾蓝玉的奏疏,跟雪花一般飘下来。
蓝玉义子几千人,遍布朝野的有之。
蓝玉吞并良田,家有良田三十万亩的有之。
蓝玉骄横跋扈、目无法纪,滥杀无辜的有之。
还有人蓝玉平定安南回来,口出狂言,圣上不但不封赏,还将他儿子给砍了,当众表达不满。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总之,蓝玉就被安上了无数的罪名。
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人。
蓝玉做梦也想不到,那些前不久还在他府中谈笑风生的官员,转眼就把他给卖了。
很快,朱元璋下令,让锦衣卫将蓝玉抓入诏狱,等候审查。
于是乎蓝玉又重新回到了诏狱,还跟朱允熥相会了
当然是见不了面,毕竟不是一个牢房里面。
如今的朱元璋是最的皇后走了。
最的儿子朱标也不在了。
或许是真的老了,年纪大了总有些思念亲情。
现在方孝孺被召入宫,成了翰林院的侍讲。
这些日子,朱元璋迷上了方孝孺讲课,特别是讲孝道。
这不,又召集皇子皇孙们,入宫听方孝孺讲课。
朱棣那个气啊,要不是那个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