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渊陆玉婉

第35章 三哥是个经商的天才(2 / 3)

这么一大帮子漂亮姑娘和少年郎们走在大街上,每人拿一根糖葫芦吃着,着实吸睛极了。

街上的孩们到,纷纷吵着要家里人买。家长们被吵得没有办法只好上前问蒋禹河糖葫怎么卖?

蒋禹河本想不卖,却先一步被堂弟蒋禹湖捂了嘴:“卖的,四文一钱一串!”

那家长一愣:“怎么这么贵,平日里可只要三文一串。”

蒋禹湖笑眯眯道:“叔,您也那是平日里喽。现在可是年根儿了,糖啊什么材料都涨价得历害,我们也是没办法。”

那家长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于是爽快的掏出八文钱给两个儿子一人买了一串。

这一发便不可收拾,围上来买糖葫芦的人是越来越多,不一会一把子糖葫芦便只剩了根光杆子。

蒋家兄妹们你我我你,不约而同找了个角落,掏出袋里的铜钱一数,二百二十四文。

也就是,他们不仅赚了二十四文,还白吃了十一根糖葫芦。

蒋家的孩子们都惊呆了,头一回他们知道,钱还可以这么赚的。

到又重新回到手里的二百多个大钱,蒋禹清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经此一遭,她算是出来了。

这个平素不显山不露水的三哥蒋禹湖,是个经商的天才。如果他愿意,往后或可往从商的方向培养。

想到这,蒋禹清高兴对蒋禹湖竖了个高高的大拇指,大声道:“三哥哥,棒棒!”着又从装钱的荷包里掏出多赚的那二十四枚铜钱放进他的手里甜甜道:“哥哥的!”

蒋禹湖得了妹妹的夸赞,还得了妹妹奖励的二十四个大钱,着实高兴坏了,嘴角翘得高高的,一路就没放下过。

也就是这二十四枚铜钱,开启了蒋禹湖大夏首富的传奇之路,后来更是成了他这一支的传家宝。当然,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虽有丫鬟厮们跟着,可孩子们这边的事,家里的长辈还是时刻关注着的。刚才发生的事情,自然也是瞧见了了。

朱氏眼睛亮亮的问丈夫:“以后老三要是不想读了,让他去学做买卖怎么样?”

蒋文喜道:“我无所谓,只要孩子自己喜欢。”

蒋文渊道:“我行。三儿读的天份一般,但胜在脑瓜子灵活,知变通,是块经商的好料子。往后家里肯定是要发展些别的产业的,好好培养,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听到叔子对儿子的肯定,朱氏的眼睛更亮了。

腊月二十九,过年。杀年猪杀鸡杀鸭,蒸米粉肉。

这天蒋家一共杀了三头肥猪,五只羊。鸡、鸭、鹅、肥鱼若干。因为这屋里住着一百多号人,初一又不能动刀,只能提前处理好。

新鲜的猪肉放上槟榔芋,用调料腌好拌均,之后裹上荷叶开始上锅蒸。五层高的大笼屉,从二十九日下午一直烧到第二天早上才媳火。蒸好的米粉肉,装了六个半个高的大萝筐,香得人直流口水。

剩下的肉类、鸡鱼等,也都处理干净抹上盐,用干荷叶裹了放在后院的大缸里。这会天冷,放个两三天是一点问题没有。

当天晚上,府城传来消息。零州府通往京城的官道修通了。李得顺知道后,决定过了年初三就起程回京。

终于到了年三十这天。

南方的年夜饭吃的早。从下午未末(下午三点左右)开始,村中就陆陆续续的响起了爆竹声。

蒋家的年夜饭是申时开始的。

大厅里一气儿排开十张桌子,不分主仆均是一样的菜色,中间仅用屏风隔开。

轮守红薯仓库的十位羽林卫,因为职责所在不便离开仓库太久,蒋家便干脆在红薯仓里劈出一块空地,下头放上炭盆,摆上席面。

这样即不误事,又能好好的吃顿年夜饭。

不仅如此,蒋家还让人按照北方过年的习俗,包了韭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