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186章 苏曳又狂打脸步步紧逼(3 / 7)

雪白的两半满月。

惊人的圆。

惊人的翘。

“看,你给我设计的小裤儿,好看吗?”

这该死的吸引力。

该死的视觉冲击力。

没有等待苏曳上手,洪人离正色道:“大人,我去办差了。”

然后,她立刻穿好,遮住了美好风景,直接走了。

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出门之后,洪人离道:“沈大人。”

沈葆桢用同样恭敬的语气道:“洪大人,下午好。”

“大帅,他此时有空吗?”沈葆桢问道。

“有空。”洪人离道。

沈葆桢来到门外,轻轻敲门。

“进!”苏曳道。

沈葆桢抱着一些文件,弯腰进入。

“大人,三件事!”

“第一件,钦使增禄,改水路,走陆路,前往九江,这条路线会很艰难。”

一旦运河被截断,那朝廷往江西的钦使,就要绕一大圈了。

走陆路的话,会更加危险。

因为要经过安徽和河南,而这两个地方,大规模的捻军。

尤其安徽,捻军不知道占了多少城镇。

所以,接下来朝廷想要朝南方传达旨意,会越来越难。

“但是我方特务处,已经派遣去保护增禄,大概十几日后,他会绕道湖北南下。”

“第二件事,京中有情报传来,京城此时有大量对我不利流言,随着向京城百姓借款的第一年分红日期已到,我们需要支付一百万两银子左右。而有人散布流言,说我们的钱已经花完了,工厂根本没有建起来,说京城十几万百姓的棺材本会打水漂,说大人骗钱。这种舆论攻击,想要让大人的政治名誉毁坏。”

“第三件事,这一百万两分红银子,我们是从现有库存银子里面划拨?还是提前向天京支取香烟代理权银子?”

这一百万两银子,肯定是要兑付出去的。

现在苏曳和朝廷,在京城打民心之战,舆论之战。

如今的苏曳,占了上风。

十几万民众和他利益共同体。

虽然很多民众说,这笔分红不用给了。

但如果真的不给,苏曳的政治声誉会破产,很多人对苏曳失望。

在朝廷有些人的推波助澜下,会酝酿出巨大的舆情。

届时,朝廷下旨罢免苏曳水到渠成,理所应当。

沈葆桢说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就是从现在的库存本金里面支付这一百万两分红。

此时,那一千万两从丽如银行解禁之后。

苏曳支付了大量原材料的钱,去东南亚采购就去了两次。接下来,还要支付从欧洲运来的优质钢材等等。

这笔钱,还要盖超过大片的产房,至少五平方公里左右。

还要支付几万人的每个月的工资,伙食用度。

苏曳这一千多万两银子要办五个工厂,安置几十万人,确实捉襟见肘。

大清一穷二白,在这里办工厂先期投入,比在英国大多了,因为大部分东西都要万里迢迢运过来,连高端人才也是。甚至几万工人,都要提前花钱培养。

所以汉阳钢铁厂一个工厂,投资就超五百万。江南制造局先后投入,更是朝一万五百万两。(这段本不想写,但有恩公在之前提出疑问,所以加一段)

苏曳想了一会儿道:“第一个方案,有些破坏规矩,这一千万两银子,是对五个工厂的投入本金,英方会计团来了之后,会进行审核的,每一笔花销,都要有去处。”

“第二个方案,等于提前透支未来的利润,那届时后报表就很不好看。而且也破坏了合作规矩,等于说隐瞒部分利润收入。“

这两个方案都不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