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的那个独孤皇后就开始妒忌,这个就是因缘果报。
苏员外有些失望,但望着女儿长的越来越漂亮,这方面的不足,也就不那么挂在心上了。
皇后就派人暗地将玉佩取出,放在苏贵妃的鞋子里。等到再见到苏贵妃和皇上时,她就假装着要试试苏贵妃的鞋子,然后故作惊讶的说道:“鞋里怎么有块玉佩!”
过了不久,苏员外的家里来了一个个疯疯颠颠的道士,腰间别着一把短笛,硬要在他家住下。
好在您此生修佛行善,过去的一切都将会得到善解,您的女儿也将入宫了结她自己的一段恩怨。你们此生虽修不出正果,但是由于业债几乎都已还净,也会得到一个好的去处。善哉!善哉!”说完,和尚就踪迹不见了。
其实两个人的缘分,还不单是人间界的这一点,还涉及在神界天国的缘分,这个以后慢慢再说,现在接着说这个故事。
你看那些十分忠厚老实的人,没看见有几个得好下场的,好人没好报。这年月得识实务,否则,吃亏的可是自己……”
苏员外一笑,回答道:“我们学佛根本不是求得世间的安逸,万事都有因果。”话虽这么说,但在心里,苏员外却有些不平和不解。
然而,他们这么好的一户人家,年轻时经常遇到一些七灾八难的。家里养的大牲口被贼盗抢走,房子被烧过,到了而立之年,好不容易苏夫人才生下两子,一出生就有了毛病。
和尚接着问道:“您祖上是不是干过什么大恶事?”
苏员外记得将那个疯道士临走时说的话,就把他留下来的短笛放在女儿身边。在女儿芸静长到一岁多的时候,来了个和尚,这个和尚开门见山说道:“我一个修炼的道兄告诉我,希望我能来教您女儿吹笛子。”
在修炼和学吹笛子这方面,苏芸静進步很快。但是随着她慢慢的长大,苏员外发现他的宝贝女儿有个毛病,就是好丢三落四的,记性不好,什么东西刚放在什么地方,一会就有些不记得了。
在吐蕃和回鹘進犯中原,两京失守的前夕,独孤皇后下了毒手,害死了苏贵妃,这一切看起来都是独孤皇后的错,其实这都是前世的因缘果报。
今日我该离开此地,我想把笛子留下来,给你做纪念,将来你们就把它带在你的孩子身边吧!”
这时,唐代宗的脸色就阴沉下来了,以为这个苏贵妃对她大不敬,把自己赐给她的礼物随便的放在鞋里。在暴怒之下,唐代宗都失去理智了,直想一怒赐死苏贵妃,但毕竟他对苏贵妃特别的喜欢,于是就将她打入冷宫。
“员外请说。”和尚笑着回答道。
想起了这段的往事因缘,现在的李青莲也不由有点心怀感慨,现在自己和女友(前世的苏芸静),原来在历史上还有这么的一段波折。
这个故事,就是为了说明人与人之间因缘的复杂性,还有就是所谓“善恶有报”是决不是象现在人所想象的那样,“现世现报”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要涉及到好几世。
当女儿长到十六岁的时候,一天和尚说:“我该走了,今后苏员外一定要好好的让你家小姐练笛子。”
和尚接着说道:“告诉你吧,你的前世,就是你的所谓武则天时候的‘祖上’。佛家讲的轮回因果报应,是决不会有任何差错和例外的!想想当时你做了那么多的恶事,此生虽然修佛了,但是那个造下的罪业能不用偿还吗?
乡间有人曾讥笑苏员外,说道:“你们夫妇修佛行善这么多年,怎什么好处都未得到,现在却落得个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土布衣衫的下场,何苦呢?”
接上一回,这块玉石琵琶就又转生到了人间,准备托生在扬州的一位苏姓人家,那是在唐玄宗的时代。此家的苏老员外,是个非常乐善好施之人,一辈子与夫人郭氏都是积德行善,很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