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六百零九章 《陈河事疏》(2 / 6)

洛阳罢,我活这般大,还没去过洛阳呢。”

说着,故技重施,在一旁晃着元春的胳膊,央求着。

这一幕看的众人都是好笑不已。

元春看着眉眼雀跃,一脸娇憨烂漫的湘云,心底轻轻叹了一口气,轻笑道:“云妹妹,去洛阳不是玩闹的,还有正事儿呢。”

“那三姐姐呢,她怎么能去?”湘云撅了撅饱满红润的唇瓣,怏怏不乐道。

探春清眸瞥了一眼湘云,忙说道:“先前珩哥哥就说带我过去,我去也能帮着珩哥哥抄抄写写什么的。”

湘云笑了笑,现出两个闪亮的小虎牙,道:“那我也能呀。”

听着两个小姑娘小声斗嘴,贾母目光慈祥,心头愉悦,反而笑着劝了一句,说道:“大丫头,云丫头一直在京里,让云丫头出去走走也好,再说,珩哥儿他在河南也能照顾好她们姐妹两个。”

元春丰润、白腻的脸颊上现出柔美笑意,柔声道:“那老祖宗,我明天去长公主府上问问。”

明天等她过去和长公主怎么说?

不仅她去见珩弟,还带着两个妹妹一同过去?

再说,她是去河南与他……相亲相爱一家人的。

贾母点了点头,面色郑重几分,关切问道:“你和长公主府上那边儿究竟是怎么一说?”

继续阅读

方才还是小女孩儿的玩闹,这时才是正事儿相询。

薛姨妈、王夫人也都关切地看向元春。

元春压下心头的纷乱思绪,柔声道:“珩弟总督河南军政,最近更是正在治河,宫里想着银子不够用着,就让内务府拨付了一些银子过去应急,这才让晋阳长公主去押送。”

贾母苍老面容上现出感慨之色,说道:“河务上的事儿,有多少银子往水里砸,也不过听一个水响而已,珩哥儿现在督修黄河,好好修河堤,也能造福着黄河两岸的百姓。”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真是见多识广了,连黄河上的事儿都知道。”

“以前听小国公在的时候说过。”贾母笑了笑说道。

她这些年是在后宅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可当年也是正儿八经的国公夫人,见识了几朝的风风雨雨,这些事儿如何不知?

贾母又问道:“这路上怎么说?是坐车还是坐船?路上可曾顺遂?”

元春解释道:“是坐船,路上有着官兵护送,珩弟还说会到潼关来接,沿路护送,倒也不会出什么差池。”

贾母闻言,放下心来,笑了笑道:“珩哥儿虑事还是周全的。”

旋即,转眸看向一旁的湘云和探春,叮嘱说道:“你们的丫鬟也带着,路上好伺候着。”

元春点了点头,应允下来。

……

……

时光如水而逝,不知不觉就又是三五天时间过去。

此刻已是四月中旬,贾珩在对驻守在黄河河堤的京营诸将吩咐后,就离了开封府城,在五百京营骑军以及大批锦衣卫士的护卫下,与咸宁公主领轻骑西向洛阳,相接晋阳长公主的船只,沿路以锦衣府卫的飞鸽传书通传消息。

洛阳这座城池,在大汉定都神京以后,一直作为神京的陪都,在隆治年间,喜爱南巡的隆治帝曾六下江南,多次驻陛洛阳,故而内有西苑行宫,殿宇奢丽。

崇平帝也曾在崇平三年、八年、十一年三次巡幸洛阳,近几年,才不怎么到洛阳。

故而,当初听说开封陷落,洛阳危在旦夕,崇平帝才会急怒攻心,这是因为洛阳在大汉诸城中的政治定位。

与此同时,国朝勋贵也常在洛阳城广置田宅,如太宗朝被排挤的勋贵就居住在洛阳,在洛南里坊筑山取石,广修园林,挖有人工湖泊,每到四五月,牡丹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