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坤宁宫
就在熙和殿中的群臣为阅兵扬武之事争执不下时,宋皇后与端容贵妃正在与一众诰命女卷,低声谈笑着,但其实留了一多半心神在殿外,心在担忧着熙和殿中的动静。
她不是担忧旁人,而是在担忧天子。
前面那些臣子也真是的,这般大过年的,好端端的,非要闹这么一出。
此刻,秦可卿目光焦虑地看向殿外。
“娘娘。”这时一个内监进得宫中,躬身回禀。
宋皇后急声问道:“怎么说?”
原本正在说笑的诰命贵妇,都不自觉低了声音,静静听着那太监叙话。
晋阳长公主抬起螓首,轻轻放下手中茶盅。
那内监道:“熙和殿中的几位大人,为阅兵扬武一事起了争执,贾云麾就上了《平虏策》,呈递给陛下,百官群情汹汹,杨阁老更是说要靖诛国贼呢。”
“平虏策?”宋皇后眨了眨美眸,一张雪颜玉肤的脸蛋儿上,见着诧异之色。
晋朝长公主闻言,却眼前一亮,垂眸思索,难道那小男人如青史上的名臣,写了一篇策疏,用来平息争执?
可为何是《平虏策》,不是《扬武疏》?
想了片刻,倒也反应过来,这是平定胡虏的策疏,比局限于阅兵扬武,无疑见着格局、气魄。
这位陈汉长公主文学造诣极高,并对史学颇感兴趣。
远的不说,前明之于谦,就曾上平戎策而青史留名。
晋阳长公主目带欣然,心底忽地生出一股迫切的渴望,只想一睹为快。
宋皇后凤眸一凝,好奇问道:“靖诛国贼?谁是国贼?”
莫非熙和殿群臣正在表决心,对胡虏同仇敌忾,可国贼……又说不通啊。
那内监低声道:“娘娘,杨阁老请圣上诛云麾将军以谢天下!”
哗……
此言一出,恍若一声惊雷炸响,坤宁宫中一众诰命、女卷,齐齐脸色微变,交头接耳,声音渐渐喧闹起来。
“杨阁老,杨首辅,他弹劾贾云麾?”一个命妇低声说道。
一个容貌年轻的诰命夫人,低笑说道:“周夫人,没听着,说是靖诛国贼呢?”
这时,楚王妃甄晴,挑了挑眉,对着一旁的齐王妃向氏,笑道:“王嫂,你说莫非是在劳什子《平虏策》上,写了什么大逆不道之言?”
齐王妃向氏,一身兰色绣花衣裙,头戴珠钗,眉眼温宁,以柔软酥糯的声音说道:“我朝罕少因言而获罪,阁老弹劾贾云麾,许是因着旁事也未可知。”
“看来这位贾云麾得罪了文官了。”楚王妃甄晴轻声,眸中带着几分讥诮。
虽说自己也不乐见王爷娶贾家女,但被那贾珩所拒,也有几分恼怒。
继续阅读
贾母同样变了脸色,苍老眼眸流露出惊惧之色,低声喃喃道:“珩哥儿他……怎么会让杨阁老弹劾了?”
王夫人在一旁听着老太太带着惶惧的喃喃声,心头涌起一阵狂喜,毫不夸张说,藏在衣袖中的手都在轻轻颤抖,只得微微低下头,两颊竟是现出一抹异样的红晕。
天可怜见,她每天求神拜佛,终于有人看不惯那人猖狂嘴脸了!
邢夫人何尝不是如此?
这时,白净面皮上,虽刻意保留着同为贾族中人的担忧之色,但眼角鱼尾纹上流溢的喜色,却早已出卖了真实心情,喜上眉梢,就好似过年了一样。
秦可卿则已蹙起秀眉,绚丽如霞的脸蛋,白纸如曦,将莹润如水的目光,悄然投向殿外,似要穿越重重时空。
不怪秦可卿不知其中厉害,秦可卿再是信任贾珩,骤听内阁阁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