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马到功中路突破。
遭遇四方围攻的赵一扩再也支持不住,麾下四十万大军全面溃败。
赵国的另一路军李颇方面自然打算救援,扭转战局,至少收拢败军,却被吴铁军依仗地形,死死地牵制住,不敢贸然动作。
等到李颇突破吴铁军封锁,绕山行军,终于赶到这边战场时,四十大军,已经近乎全军覆没。
李颇稳住阵脚,尽力收拢溃兵,徐徐退军。
秦军并未追赶,尝试扩大战果。
面对这位堪称是千古名帅的赵国李大将军,向来是无人敢小看的。
纵使秦国大军已经集结百万,对面李颇只有三十万兵马,仍旧不敢妄动。
一旦给对方抓住机会,便是百万大军,诺大优势,也要无济于事。
至此,诸国大战,再次陷入新一轮的对峙状态,各种对峙。
再一年,马前戈再启战事,于风雪夜发动攻击,战至中途,吴铁军再次故技重施,突然引奇兵突出,杀敌阵。
狰兽发威,俨如无解极招。
大秦兵马占据主动,等秦大将白扶率伏兵强势入战,彻底奠定胜局。
一夜间,韩国六十万精锐,尽数化作云烟。
三位将军兵分三路,于十天时间连下韩国三十六城!
换防的费心语提兵入赵境,连战连败,一路退回,李颇不受其诱兵之计,以守为攻,令费心语无功而返。
齐国大军刚要动,却被马到成提兵压制,更顺势再度杀入齐境内。
到了这一年的下半年,就只得赵魏两国还能跟秦国保持对峙状态。
其他四国,尽皆半残,国力衰微。
转眼到了第三年年底,燕国国君派王弟并肩王书墨出使秦国,商议投降一事。
文书墨带着使者荆株,以图裹神兵,上大殿献图。
荆株骤然拔剑,刺杀秦皇。
然而一击不中,旋即被秦人格杀于大殿。
文书墨获罪,供认不讳。
「为天下……则不杀你;为燕国,则必杀你。无奈,我是燕人。」
文书墨坦然一笑。
秦皇冷漠,令击杀之。
文书墨狂笑当歌,临终吟诗一首。
「生在皇家非吾求,一箫一剑人间游;浪荡半生心无主,蹉跎一世不言愁;不图大位甘布衣,不恋荣华恋自由;歌舞升平磨壮志,山河倾颓一战休;悲歌昨夜才奏响,从容今朝赴九幽;一生一世两大憾,愧对佳人愧温柔。」
文书墨哈哈一笑,对秦皇道:「待到陛下一统天下时,可否派人烧一炷清香告知?」
秦皇淡淡道:「刺客已经伏诛,你是燕国亲王,倒是不忙就死。」
文书墨大笑:「我自幼就没有什么大志,只想寄情山水,纵意人间。奈何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到了今年还是不得已扛起这个担子,奈何这担子太重……」
「我早就不想扛了。」
文书墨从容一笑:「今日事今日了,就这样吧。这个红尘人间,我来过,便有我之因果,我扛不起是一回事,便是一直逃避又如何,纵使逃避过半生,最终还是要面对,不过我这人懒散惯了,最终还是打算用逃避来终结。哈哈哈……」
「仇已销
,恩未偿,此生因果到此寥寥,仍旧是逃避一生不可能担责。」
「没用啊。」
文书墨自嘲一笑,从容举剑自刎而死。
「保存遗体,送回大燕,传书斥责,勒令赔偿!」
秦皇叹了口气,仍旧冷然下令。
文书墨的死,仿佛一个信号,就此打开了全新时代的门户一般。
大秦统一天下的步伐,由此加快东征西讨的脚步,四方烽烟,紧锣密鼓。
诸国心下惊恨之余,同仇敌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