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伦泰就下令出兵,而且是发起圣战,主动朝大同军杀去。
??6??9??6??9大同军的先头部队主动撤退,并派人回去禀报消息,江良立即率领大军出发。
??6??9??6??9此时,青海各族骑兵八千人,已经来到哈密汇合。
??6??9??6??9大同军这边,有步骑六万人,民夫四万余(更多民夫,分布在粮道上,从甘肃一直延伸至哈密)。
??6??9??6??9而土伦泰的军队,有步骑七万多。没有什么民夫,农奴也被拉来当兵,遇到战斗全都得拿起武器。真正的核心力量,只有常备军及贵族武装总共一万余。
??6??9??6??9但土伦泰信心满满,也不知从哪儿来的自信,就像他历史上在顺治朝,跑去甘肃造反一样让人迷惑。
??6??9??6??9两军在吐鲁番与哈密之间相遇,大路是来往商旅走出来的,道路两侧全是戈壁和荒漠。
??6??9??6??9相距两三里,各自停止行军,都在展开队形。
??6??9??6??9大同军这边,最前方是战车兵,随即是清一色的火枪手,传统长枪手已经被淘汰了。
??6??9??6??9火枪手之间,夹杂着少数掷弹兵。
??6??9??6??9掷弹兵平时不穿铠甲,需要攻坚的时候,会着重甲使用战锤作战。毕竟,一个个人高马大,只是掷弹太浪费,有时也需要陷阵和攻城。
??6??9??6??9炮兵和龙骑兵,掩在阵中。
??6??9??6??9两翼和中军,全是骁骑兵和毅骑兵,也有部分龙骑兵分在两翼。至于八千青海骑兵,由两位部落首领统率,也向着两翼进行展开。
??6??9??6??9除了八千青海骑,大同军这边,人人着甲。
??6??9??6??9就算是火枪手,都穿着棉甲。
??6??9??6??9而土伦泰的军队,着甲之兵勉强过万,而且以皮甲居多。至少有五万以上,是被临时拉来的农奴兵,颇有沙俄征兵打仗的味道。
??6??9??6??9双方部队渐渐接近,随即又停下来整队。
??6??9??6??9两翼的骑兵,已经在戈壁奔跑起来。
??6??9??6??9来自巴里坤的狂信徒骑兵,失去领地后投奔哈密,被安排在一处乡下生息。这几年,他们也在补充人手,大概恢复到1500骑左右。其余骑兵基本都是乡下贵族及扈从,真正的常备骑兵少之又少。
??6??9??6??9大同军这边,骁骑兵和毅骑兵都没动,龙骑兵上去跟敌人放风筝。
??6??9??6??9“砰砰砰砰!”
??6??9??6??9不时传来的枪声,意味着两军已经交战。
??6??9??6??91500狂信徒骑兵冲在最前方,迎面就是一通子弹,开枪之后,这队龙骑兵立即跑路。另一队龙骑兵,则在侧方射击,同样是开枪之后就跑。
??6??9??6??9也不怕敌人冲过来,反正还有骁骑兵和毅骑兵等着呢。
??6??9??6??9狂信徒骑兵奔跑一阵,都没能接近弓箭射程,就被乱枪打死二百多人。
??6??9??6??9“轰轰轰!”
??6??9??6??9双方炮兵互射。
??6??9??6??9土伦泰聚集了二十多门火炮,就连吐鲁番城堡的守城火炮都被带来。
??6??9??6??9而大同军呢,足足一百门火炮,全是前装直线膛大炮。另有许多虎蹲炮之类,要敌人接近之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