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食,还教汉人如何制作哥萨克舰艇。鹿州也有汉人工匠,在哥萨克舰艇的基础上,结合汉家造船技术进行改进,非常适合在极北之地航行。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能够拆卸。上岸之后扛着跑,遇到河流重新组装,在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极为实用。沉重的桅杆随时可扔,下水之前砍一根就能用。
这种改良过的哥萨克舰艇,被称为“鹿船”。
大型鹿船,可乘坐三十人。
小型鹿船,可乘坐七八人。
随军出征的土著辅兵,清一色乘坐桦皮船,这是西伯利亚土著的传统船只。
大小船只百余艘,浩浩荡荡朝奥廖克明斯克杀去。
1300里的超远距离,一个月就能到,中途还能停下来休息,顺便撒网捕鱼增加补给。
“嘿!”
又是一网洒出,总能有所收获。
人迹罕至的西伯利亚,鱼类资源非常丰富。前提是要有优秀鱼网,本地土著缺少制网材料,因此捕鱼手段非常原始。汉人带来的麻绳渔网,对于土著而言,都属于抢手商品,能够给他们带来丰厚鱼获。
岸边,两百个土著辅兵,拿出传统蘸料,开始宰杀鲜鱼吃鱼生。
至于汉人士兵,则老老实实煮鱼汤。
只要有条件吃熟食、喝开水,就禁止士兵吃生食、喝生水。这个条令,是写进了大同军法的,只在极端条件下可以破例。
勒拿河,已经改名鹿江。
张庭训看着波光粼粼的江水,思绪早已飘飞到南京。这场仗打完,他就该升官调走了,得先回南京去看看,母亲和原配妻子都还等着他呢。
西伯利亚确实很艰苦,但只要干满几年,就能快速升迁。特别是长期驻扎不换防的,一旦调走,百分之百升迁,这使得越来越多将士愿意常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