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

第840章 秦王劝进表(2 / 3)

是一语中的。很厉害吗

冷静下来之后,吴泽发现不是自己厉害,而是顺势而为,他只要提出计策,众人便齐心协力做成,那当然显得提出计策的人智计超绝。

但若是在临安,摊上那种事事被掣时的局面呢

当一个皇帝太弱,弱到臣子们稍微显出一点点能耐都可能功高盖主,也就什么智计都用不出来了。真正厉害的人,在十余年前就预料到这局面了。“臣无史弥远之才,忠王无陛下之福。”大宋朝廷能无力到这种地步,非一朝一夕所铸成。

深谋远虑者十年前提出的谏言都不能挽回国势。时至今日,宋廷就算有诸葛在世可当今官家比得了蜀后主吗

弱国弱主,太让人无奈了。

一念至此,吴泽深深一拜,返身,大步赶往书房。

他抬手阻住迎上前的妻儿,不让人来打扰,独自磨了墨,提笔写起来。“臣承信郎吴泽”这几个字之后,他空了好几列,写下“秦曰”二字。之后,才继续写正文。

“自靖康以来,京畿陨丧,社稷靡安中原故地,悉为敌封宗陵暴露,不得瞻拜疆土分离,生民困苦。此中华之大辱、臣子所不忍言者。

“今贾似道窃弄国柄,专事阿党,利惑君心。欺天罔人,阻塞义理之路忘仇灭理,不思北复中原戕伐国本,只顾汲引庸妄。’

“社稷之难,外有胡虏欲吞天下,内有权奸残害群寮,天下有倾覆之危…

“平陵郡王、川陕安抚处置使李瑕,天锡神勇,以恢复为己任,百战重安宋鼎………然爵号不彰,九锡不加,无以镇社稷。阃帅于外,权奸阻断视听,臣等唯依故礼,请即奏王位,以关中、陇西、河西、川蜀、大理,并为王国,自置官属。’

两日之后,陆秀夫看到这里,放下了手中这封《秦王劝进表》,向吴泽道∶“兑夫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是知道。”

吴泽手里拿着一支笔,正递在陆秀夫面前,问道“君实兄不联名吗”陆秀夫与吴璞、吴琳是同年中榜,平素有所交往,因此与吴泽也相识。

李瑕封平陵郡王时,举荐孙仙为转运使,举荐陆秀夫知利州。如今两年过去,上个月招陆秀夫到长安来,今日才到。

长安,陆秀夫也是初次来。

当年在大散关望见关中,他便心生向往,有朝一日必要收复河山。没想到初入长安,先是祭拜了吴潜,之后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封表文。“我还疑惑战事方歇为何立即召我来,原来为的是此事。”

陆秀夫看着纸上那“秦王”二字,目光再一移,看到的是最右边的位置,已有许多人的名字。“有何不妥?”“有几个疑问。”

陆秀夫道“你以父荫承信郎,食君之禄,深受国恩,可有愧疚”“这又不是反宋的檄文。”吴泽笑道“是贾似道窃弄国柄……”“这次不是反宋的檄文,下次呢”“至少这次不是。’“说心里话,你可有愧疚”

吴泽道∶“没有,我为国做事,领百姓缴纳的奉禄,有何愧疚反倒是满朝权贵食民脂民音,尸位素餐,他们才该愧疚才是。’

“你说’权奸阻断视听’所以你只能劝进。”陆秀夫道“可事实是你们想造反,不是吗”

吴泽问道“权奸阻断视听这个借口我是为朝廷找的,保留着合力抗蒙的余地,否则我若劝王上称帝,到时朝廷就必须发兵来攻,反而让蒙虏渔翁得利。“为何一定要造反”

“此事我往简单了说,君实兄看王上如何、再看临安官家又如何你让如此英雄人物侍奉如此废物,可能吗”

“若世上但凡有英雄便要挺剑而起倾覆天下,天下如何还能安稳”“三百年才有一次倾覆天下又有何妨”

吴泽问道“看看当今这乱世, 还不足以称大争之世吗”

陆秀夫闭上眼,叹道∶“我明白,但总得有人守节,否则世人以为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