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偶遇,与他喝茶投其所好谈天说地。
仅仅是喝茶还行,结果却在茶里下了药,欲送上自己的女儿。
苏政吉感觉到不对,唤了书局搬运货运的老牟将自己扶到后院休息。
老牟年近六旬,扶着这个大男人有些吃力,便换了力气很大的大孙女来帮衬。
没想到,大孙女牟氏成了苏政吉的解药。
事毕总要对老牟有个交待,自然就收了当个姨娘。
这苏家后宅大房还真是干净,就这么一妻一妾。
牟氏没别的本事,就是力气大,老实忠厚,很敬畏赵氏。
男人睡都睡了,一哭三闹三上吊也没意思。
见牟氏生得三大五粗的,人又老实,更说还给她挡了另外的烂桃花。
这后院的花开得像牟氏这般的一点儿也没有威胁感。
若是收了别的烂桃花,家世比自己高,年轻又漂亮那才不是好事。
为此,想开了的赵氏对牟氏就亲近起来了。
一来二去的,两人居然投机得很,和睦相处。
两个月后,牟氏查出身孕,赵氏还替她高兴,好吃好喝的亲自伺候着。
牟氏产下八斤重的儿子,名字还是赵氏取的。
苏政吉看后院安宁特别的舒心,越发重视赵氏。
苏政吉也只在赵氏身子不方便的时候才去牟氏那里歇下,牟氏从来不妒不闹,除了每个月想去庄上挑挑粪种种粮外没别的爱好。
“听闻这个牟姨娘挑粪健步如飞,比庄稼汉强。”平嫂笑道“她每个月都要去庄上挑上二三十趟粪,狠狠的出一身汗,然后就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
“苏家怕这些闲话传出来丢脸,世人其实压根儿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平嫂帮颜如玉端了一杯茶过来“这一次苏思远去了博学堂,她姨娘的事就被翻出来了。”
苏家的事在京城被传得沸沸扬扬。
都觉得苏政吉爱好真是与众不同,每个月姨娘都要在庄上挑一天的粪,不知道是不是他也爱上了那个味。
更有甚者打听苏老爷和牟姨娘在办事时谁上谁下。
“看来,这个苏思远的天生神力是来自母体的遗传。”颜如玉听到那些传言忍不住摇头,世人真正是太闲了。
只不过,明明是一个武人,却给取了一个秀气的文名。
这是不是和自己的名字一样,一点儿都名不符实啊。
“苏思远去博学堂是苏老爷送去的吗?”
“据说是赵氏听闻娘家兄长们在议论,说博学堂在招人,京城权贵世家子弟都去报名,鲜少被录用。”一番打听之下才知道,招人还招有本事的。
赵氏就想自家那庶子两岁就能端起比他高一个头的绣墩;六岁将后院的石磨给搬到柴房里藏起;九岁背着生病的奶兄奔走如飞,不知道这算不算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