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的官员考核制度很严格的,没有点本事肯定是升不上去的。
就像夏天赐处处不如意,除了之前金楚逍给人挖的坑外,更多的还是因为没有可圈可点的政绩。
“我这点政绩……”肖中杰摇头叹息,熟悉他的人都是羡慕嫉妒恨。
母亲听说他要致仕后简直是满心欢喜。
除了可以回乡陪伴她们外,还有就是不用拿银子出去了。
“别人当官是发家致富,父母子女都跟着享受荣华富贵,而在我这儿却全是变了样。”全搞反了,所有政绩都是因为家里花钱给做出来的。
为此与他共事的同僚们又爱又恨。
爱的是不管什么事儿需要银子能解决的那就一定不是事儿,问肖大人就能搞定;恨的是,他家里都花了钱来搞这事儿了,你未必还跑去捞功劳?
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跟在他身后安安稳稳的捞点汤喝,不会被责骂不用忍饥挨饿。总归是大家都有面子,名气有了。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些年肖家也并没有因为你花出去了钱而变得贫困或拘谨。”颜面如玉问。
对,这一方面毫无问题。
就算自己拿出数十万两银子去做了政绩,肖家依然是那个肖家。
“那是因为父亲有丹阳山庄。”肖中杰这一方面还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在京城,因为王爷和王妃的照拂,丹阳山庄的生意从来是翘楚,没人去为难他。”
“那是因为舅舅做事也不会给人留把柄。他做事考虑周全,也就没人敢为难他了。”说起来,肖家人真正不愧是世家商户出身。
从肖澈到肖源再到肖枝,谁不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都说走一步看三步,而他们能做到走一步看五步甚至更远。
丹阳山庄虽然是在自己的鼓动下做出来的,但是真正的经营者是肖澈。
这些年自己没管没问,但是肖澈依然经营得风生水起。并没有被同行打压或踩下去,是因为肖澈也在不停的变革以迎合新的发展需要。
在京城,丹阳山庄很出名,伴随着名声的还有危机。
所以他从来是处在风端浪口尖。
饶是如此,肖澈依然将这个山庄经营得红红火火的。
因为他知道取舍,人脉关系也是越拓越广。
毫不夸张的说,颜如玉觉得自己都未必会有这样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