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吃亏的那个。
她身上穿着小姑子带回家的布料,还要说人家黑了心,确实是不讲理。
要是自个的子女,她再不讲理也是长辈,都得要孝顺听话,外人也最多说一句当爹娘的偏心。
但是在李彩凤这里,她可不能摆长辈的谱了。
张嘴婆心里堵着一口气,不想跟李彩凤说话了,甩着脸回屋里去了。
“四侄媳妇,你也在县里看店铺,离着城里也不远了,敢情你的心也黑了一半?”李彩凤的声调也不高,听着却是很剌耳。
林氏一拍桌子站起来,就要跟李彩凤争辩个清楚,什么时候她的心也黑了一半?
李清妍及时的阻拦住林氏,挑眉一笑,不轻不重的道:“姑姑为了娘家付出那么多,爹娘是应该感恩的,而那些个住城里就是黑心,也不过是气话,黑不黑心的都自己心里清楚,姑姑是回来陪我爹的,应该呆在四房的院子里才对,前院人多嘴杂,还是少听些为好。”
也就是说,李彩凤给娘家再多的银子,那也是给了李老爹和张嘴婆,这里是大房的院子,李彩凤在这里就是多管闲事了。
“李家看来真不一样了,记得我还没有出嫁之时,哥哥说过,娘家永远都是我的家,只要他没有死,我都有一席之地,时过境迁不是当初的娘家了。”李彩凤说完,就转身回去。
“回来就想要当家做主,想的倒是很美,婆家不够你当家做主啊,还惦记着娘家来做主,吃饱了闲的慌。”林氏一脸的不屑。
李家不管怎么轮,也轮不到李彩凤来当家做主,也不看看她是谁,说好听点是嫁出去的姑娘。
说不好听点,就是一个外人了,跟侄子侄女都陌生,还不如村子里的人来的亲近。
“小心点姑姑,小弟的亲事可不能让姑姑去拿主意。”
李清妍一开始以为李彩凤是要花馍手艺,如今看来,是想要让李家的姑娘嫁去城里,她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
“清妍,我知道不能让姑姑拿主意,就怕大嫂耳根子软,容易被劝说,到时候就应了姑姑,小弟可是长房的闺女,还学着花馍手艺,能随便就嫁出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