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与另一位作者讨论到儿化音的问题,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许多人觉得文中是宋朝的故事,但是对话很多儿化音,令人有种清朝的错觉,所以我觉得可能需要做两点说明。
1一开始为什么用儿化音。
我一开始知道宋代官话是开封话,而开封话中儿化音的现象严重,甚至有“河南味的北京话”这样的称呼(开封的朋友请不要吐槽因为我也只是查到的),加上本人是北京人,所以对话中加入儿化音比较顺口,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开封话中音代替音,以及缩减字的情况则被我忽略了,毕竟也不大好写。
为什么以后还会继续用儿化音。
前面提到的作者朋友向我指出古汉语中唐朝中古语的发音类似广东语,而唐宋距离很近,应该不会有太多差别,她建议我可要少些口头语,多些书面语,这样看起来就不会过于清朝。
此事激起了我们的强迫症,于是各自去查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过最后发现其实这些观点都有很多争议,都不能盖棺定论。总之,在私心懒得更改的情况之下,我决定还是沿用原本的语言风格。而这位作者提到的可以多些书面语,少些口头语我也觉得非常好,所以我打算将书面语尽量用到朝臣部分,而口头语应该还在妃嫔聊天的时候继续延用。
在此我就只列出我查到的观点(该作者费心查到了北京儿化音出自满语系的论点给我,我十分感恩),为了让新的读者理解我以后为什么要用儿化音。根据011年郑州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王艳,在常月华教授指导下发表的开封方言词汇调查与研究一书中,提到开封市志说:“北宋以后,随着开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开封方言逐渐成为中原官话的代表,今天的北京官话,是在包括开封方言在内的中原官话的基础上形成的。”
更甚,在近代汉语的沿用一节中提到:“开封话在宋元话本,元曲宾白,地方戏剧中有重要地位(开封话影响的中原官话的语汇)得以从元剧,明清中窥见“
综上,在语言尚有许多争议的情况下,我为了贪图方便认为北宋时期的开封话无论在日常还是文章中,都可以用偏向明清的语言体现,请大家不要吐槽儿化音这点啦,毕竟只是好吃懒做的作者写的而已,再次感谢那位作者!